大学生村官关于芦沟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前 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名刚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响应县委组织部的号召,进一步了解任职村的村情、民情,以便切实推进本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任职村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村情概述
芦沟村地处濉溪县双堆集镇最西部,东临刘濉路,305省道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近年来,以村党总支书记葛超为代表的芦沟村两委在双堆集镇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尝试,目前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该村村域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庄,总人口4329人,其中劳动力2108人,全村可耕地面积14581亩,人均3亩以上,村庄总占地近3000亩。
二、建设成就
芦沟村新农村建设自2007年6月启动前期工作以来,到目前,占地160亩的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各类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已建成住宅500余套,新增商铺150家,已有200余户农民实现集中入住,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1、教育设施方面。
村两委一直把村里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要位置。截止到目前,芦沟村有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教育系统覆盖幼儿到初中三个阶段,使得村民在本村就可享受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彰显了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2、医疗卫生方面
在国家农村医疗保险新政策的引导下,芦沟村已建成三所村级卫生室,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3、生活设施方面
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体现新农村的优越性,芦沟村已建成一座设施齐全的浴池、一座初具规模的超市、一个活动小广场、一个大型公用厕所、一排排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路灯以及百余家商铺。在敬老院附近还安装了许多户外健身器材,为大家锻炼身体提供了方便。
此外、居民楼设计合理,里面设有独立卫生间,水、电、沼气、有线电视等各类配套设施齐全,户型规划合理,外形采取了徽派建筑风格,造型气派别致。
4、交通方面
芦沟村东临刘濉路,305省道从村中穿过,与外界联系非常方便。村中现已建成“四纵三横”七条道路,路面全部为水泥硬化,平整宽敞。道路两边安装了太阳能供电的路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二)农村经济较为发展
芦沟村“两委”始终清醒的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支撑芦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葛书记曾说:“好的生活条件需要经济的支撑,房子的建设花了农民的很多积蓄,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就会停滞不前。”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成为村“两委”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在县政府以及镇政府的帮助下,村“两委”经过认真商讨研究和听取多方意见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利用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增加村民收入。
(1)节约建设资金,降低成本。村中自建预制厂,产品除满足新村建设需要外还面向社会进行销售,增加了村级收入。
(2)自力更生。该村选拔本村能工巧匠,和本村民工组成施工队,建设自己的家园。这样既能保证质量,珍惜材料,又能给回乡农民工找到就业门路,仅此一项,务工村民人均月收入就达2000多元。
(3)紧抓机遇,生财有道。新型农民社区建成后新增商铺150家,借助这个机会,一些有生意头脑的村民迫不及待的干起了粮食收购、家电销售、日用品超市等生意,从而有了自己的产业,收入大大增加。
2、群策群力,利用本村优势资源,多途径,有计划的发展本村经济。
(1)利用地理区位优势资源。305省道从村中穿过,且距离宿州、淮北等地较近,交通十分便利。为此,该村以 “放开个体,多业并举,共同富裕”为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粮油贸易和集市贸易。目前为止,芦沟集已拥有粮油购销门市部10多家,餐饮业8家,超市2家,农资建材小百货服装等服务业120多家,招商引资箱包厂1个,集市贸易的繁荣,为农民经济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有计划的整合土地资源,将耕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一方面,村“两委”积极组织村民代表赴宿州夏刘寨村学习土地流转经验。同时,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反季节蔬菜大棚等农业技术,并引进寿光种植技术以进行返租倒包。另一方面,以“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土地流转1200多亩,促使土地向大户集中。
(3)有效利用本村优势农副产品资源,积极推动芦沟大棚果蔬基地建设和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以“抓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产业”的思路为指导,积极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其中的绿丰谷物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8月成立,目前已拥有果蔬生产基地800余亩,其产品——“甜歌”牌香瓜,品优价廉,产品销往全市各大超市。此合作社被评为“淮北市先进农村经济组织”。此外,芦沟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拥有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两家,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
总之,在县领导和镇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芦沟村村“两委”干部和全村村民共同努力,芦沟村的村民收入显著增加,经济态势较好,2010年芦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56元,远远超过了全县平均水平。
(三)乡村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1、建书屋,增知识。
在县文化委员会的帮助下,芦沟村在开放式村部里新建了农家书屋,购进图书1000余套,图书涵盖农技、保健、科普、文学、少儿、益智、社会、政治等方面,基本上满足了村民看书的需求。
2、文体娱乐活动较丰富。
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在小广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现在,小广场已经为了新村村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此外,村里还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六进”活动。“与镇司法所、法庭联合开展了法律进农家活动,对常用的法律知识进行宣传,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与镇中心卫生院联合开展了社区义诊活动,在开展义诊的同时,发放大量得医学宣传材料,丰富了村民的医学常识。与镇纪委联合开展了廉政进社区活动,大力宣传廉政文化。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限制,村里与学校积极协商,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三、建设措施
芦沟村的新农村建设能够取得这些成绩,要归功于国家的政策,政府的支持,村“两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以及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措施。
(一)依托实际合理规划
本村20个自然庄,占地近3000亩,且分布零散,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和经过专家及有关部门论证后,该村委托淮北市规划设计部门完成了芦沟新村规划设计方案。新村位置选在集镇附近的荒闲废地,规划总占地面积500亩,分三期实施。户均占地137平方米,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各类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计划五年内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这样既可以集中建设以节省资金和建材又可以腾出大量土地,可谓一举双得。
(二)建设过程坚持自力更生、民主、公正的原则
1、决策民主
为慎重稳妥地实施好这一民生工程,村两委成立了新农村建设指挥部,下设搬迁协调组、建设工程组,质量监督组等专项工作组,以“农民自主十户联合,按号抽签确定栋址,自筹资金自购材料,自己管理自建一栋”为指导,由村民亲身参与房屋建设。此外,为确保工程质量,村委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施工监督。
2、自主建房
在建房过程中,村民对于房屋的造价、材料、质量、房位等问题,参与决策,建设时参与建设。 在规划措施的支持下,让村民自己建设自己的房子。
3、入住公正
房屋建好经专业人员和质量监督小组验收合格后,十户建房村民按号抽签确定自己的房位入住,避免了许多人为因素体现了公正。
(三)齐心协力,八方支援。
1、政府的大力支持
“市发改委拨款120万元,县政府下拨60万元用于该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建委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建设过程中无偿提供规划测绘、质量监督等技术服务;县水务局帮助争取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新村集中饮水问题;县能源办积极协调资金和技术,已帮助建成100余座沼气池;县电力公司免费安装了价值100余万元的电力设备,解决了新农村用电问题”。这些资金成为芦沟村新村建设的基础。
2、村干部与村民团结协作
对家庭困难户,村两委一方面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小额贷款,另一方面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互帮互助的光荣传统,全力帮助他们共渡难关。建设过程中利用农民自身的力量,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大量走访村民,听取意见,我发现芦沟新村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村“两委”交流后,这些问题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同,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一)经济发展还处于探索期,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
建议对相关的产业进行整合优化,进而形成自己的产业链。
(二)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1、村内大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素质偏低,以今年秋收为例,大量村民在新村村内水泥露上晾晒玉米和对玉米进行脱粒,严重影响了村内交通和环境。建议村“两委”加大对村民“主人翁”意识的宣传,提高村民的自觉性。
2、多数村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没有自己的致富产业,致富途径单一化。“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加强对该村科技、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城乡均等化发展,实现村容村貌与农民素质同步提升”。
结 语
芦沟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我们村获得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一定会吸取经验和教训,再接再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芦沟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
2012年3月13日
- 老村官写给安徽省第四批新任大学生村官的话 (2011-08-25)
- 大学生村官韩雪涛:转变角色做农民的贴心人 (2011-09-13)
- 大学生村官当选村两委有感:努力会走的更远 (2011-09-29)
- 安徽大学生村官吴招娣:人生需要多角度定位 (2011-10-20)
- 大学生村官桑昌旺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工作本领 (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