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现状调查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佚名

为协助党委政府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女大学生村官这支新生力量,近期,儒林镇妇联对金坛市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及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通过细致整理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一、金坛市女大学生村官概况

2007年以来,金坛市现在岗大学生村官共87名,其中女大学生52名,占总数的60%。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绝大部分来自金坛本市,只有5人来自市(县)外,无省外。

1、年龄结构。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43人,占82.7%;26-30岁的9人,占17.3%;30岁以上0人。平均年龄20.98岁,最大年龄29岁,最小的23岁,是一个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为主体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2、文化层次。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的有52人,占总数的100%;大专学历以下的0人。其中,有不少女大学生毕业于省内著名院校,如南京师大、南京审计学院、苏大,所学专业较为广泛,包括法律、教育、经济管理、环境、行政管理、会计等专业,她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新,视野宽阔。

3、政治面貌。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46名中共党员,占总数的88.4%,女大学生村干部整体政治素质较高。

4、任职情况。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25人明确了职务。具体任职情况是:经济合作社社长1名,副书记20人,会计2人,妇女主任2人。

5、薪酬及居住情况。52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名月工资为1700元,8名月工资为1600元,22名为1500元,15名为1400元,5名为1400元。女大学生村官居住情况各异,有回自家的、有回所在地乡镇集中居住的。

二、女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

1、任职情况。金坛市村官资源配置大致遵循“回原籍”和“锻炼培养”原则,对本市的大学生村官,尽量选派到自己的家乡工作,以便尽快进入角色,同时,鼓励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大学生村官到条件较差行政村任职。据统计,我市52名女大学生村官有47人回原籍任职,占总数的90.4%,异地任职的5人,占9.6%。同时,对中共正式党员的女大学生村官,初到村时,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

2、工作现状

①工作环境较好。女大学生村官入村后,金坛市委、政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措并举,力推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不折不扣落实村官的各项待遇和保障,工资由省、市财政统一按月打卡发放,并统一办理了住房公基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推行大学生村官兼任团支部书记,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新模式,通过给位子、压担子、树靶子、搭梯子,使大学生村官的潜能激发到了最佳状态。同时,村干部、村民都对大学生村官寄予厚望,对她们开展工作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②工作内容广泛,工作量合理。调查中,就“您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一问,有6人选择A“协助村干部做村务决策”,有42人选择B“整理村委文件、写村务总结、报告等”,有2人选择C “无明确具体职责”,2人选择“其它”。其中,有5人同时选择A、B。通过分析了解,可能是村党委鉴于女大学生村干部的年龄、阅历等因素,在考虑分工时,侧重于让女大学生从基础工作做起,边学边干,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具有耐心、细腻、细致、负责,能常常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依法办事,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等特点而安排的。

③工作优劣势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优势和劣势较为明显。

优势:由于女大学生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与群众接触时比男同志更具有亲和力,更能做村民的贴心人,真正能做到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在改善农村人际关系,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劣势: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与男大学生村官相比,女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路不够开阔,胆量、体力相对较弱,缺乏魄力与闯劲,特别是在新农村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上缺乏对基层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

3、思想认识状况

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大部分女大学生都有比较理性的思考。就“报考村官是基于下列哪些原因?”一问,有44人选择“正常职业选择”,8人选择“为新农村作贡献”。 她们或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并且做好克服农村苦、条件差的心理准备。

在任职村官这一职业后,大部分能“在其位谋其职”。女大学生们普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学到的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发展新理念、致富的信息等输送给当地群众,增强农民致富的信息。在协助村主任调解百姓间纠纷、普及法律科普知识、搞好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谈到她们的心得体会时,女村官们都有共同感慨。似乎每一个基层工作的同志都经历过迷茫、彷徨,但对自己选择当村官,75%认为“从没后悔过”,80%的人认为生活充实而丰富。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政部门对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村官”这个特殊岗位作了大量工作。但据调查了解,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学习及生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认识的不到位。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据调查,58%以上的人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40%对农村以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二是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实际脱节。从调查问卷看,女大学生村干部在校所学专业包括法律、教育、财会、医学、经济管理、英语、信息管理、环境、中文等多方面,总体上看,文科居多,而深受基层欢迎的涉农专业偏少,13%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眼高手低,想法计划总是与实际不合的现象。

三是普遍缺乏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经验。大部分女大学生是从校园直接到农村基层任职,有的甚至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同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性别歧视影响,部分地方负责人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排斥“外姓人”,而且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为了自身名誉,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造成女大学生村官想法建议不被重视和采纳,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重视、不放心、不信任”心态,40%的人每天只干一些琐事,放不开手脚,31%的女大学生自认为在农村工作能发挥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

四是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工资收入偏低。部分女大学生与当地人沟通存在困难,交不到朋友,工作之余生活单调。33%的人认为居住地与工作地相距较远,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受我市经济整体水平影响,大部分村官月平均工资在1500左右,在对52名女大学生村官的工资调查中显示,只有2名认为工资满意。

四、进一步做好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

女大学生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要使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一种职业性常态,就必须找准女大学生作用发挥的自身规律,抓住各方面担忧问题的交织点和结合点,不断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1、党委政府要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能较为敏感地触动着社会的各种神经。我们认为,对待女大学生村干部,要当后备干部来培养,要当女性人才来使用,要当自家儿女来关爱。

2、妇联组织要加大服务力度,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村官良性发展的环境。女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也是妇女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对女大学生村官,妇联要做到“鸣之通其意”,更多的服务好、保护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