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陇南大学生村官梁艳:青春在山乡飞扬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周者军

“梁艳,帮我从网上查查今年花椒的收购价格,明天在村民大会上给乡亲们说说。”“好的,马上。”6月30日下午,走进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刚到村委会办公室的门口,记者就听到这样的对话。“现在查啥可方便了,只要叫上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梁艳,敲几下键盘,要找的东西就立即出来了。”面对组织上选派来的大学生“村官”帮助村里实现办公智能化,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村委会主任姜开闯赞不绝口。


  中等个,短发,一身运动服,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电脑前忙碌的梁艳,干练中透着书卷气。


  今年28岁的梁艳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共党员,2008年8月,作为我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被选派到姜家山村,现任村支书助理。两年来,她帮助乡亲们搞灾后重建,为村上的花椒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村委会实现办公智能化,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中,受到村民的欢迎。“别看是个大姑娘,办起事来特别麻利,村上搞灾后重建,她功劳不小,村上花椒科技示范园是她建的,还帮村上制定了新的《村民自治制度》。”姜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姜合合对梁艳的工作肯定有加。


  2008年8月,梁艳到村里报到时,正赶上灾后重建,由于砖块、钢材等建筑材料供应紧张,她跑遍马街镇所有砖厂、建筑材料供应点,与供应商磋商,帮助建房村民联系砖块、钢材、水泥。灾后重建中,宅基地的划分是难点,也最容易引发纠纷,为了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梁艳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公示等方式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一遍遍上门找群众谈心,完善置换方案,顺利完成了“一提起来,大家就头疼”的土地置换问题。


  2009年初,大部分村民建好了新房,却欠下一屁股的账,村民急,梁艳更急。姜家山村地处高半山,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花椒、核桃和劳务输出为主,由于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多年来,花椒、核桃产业增收效果不明显。正当此时,陇南市出台了党建创新项目申报政策,梁艳抓住这个机会,积极争取项目,由村党支部牵头建起占地34亩的花椒、核桃科技示范园。梁艳到市林科所、区花椒中心请来专家,面对面给村民讲解、示范,还自掏腰包给大家买来喷雾器、剪子、农药等。为巩固大家学到的知识,梁艳从网上、书店搜集到大量有关花椒、核桃种植方面的资料、书籍、光盘让大家看,不到一年时间,村民的科技意识、管理意识大大提高,如今,姜家山村满山遍野已是椒红叶翠,核桃满枝。


  提起梁艳,65岁的姜正杰大爷的话匣子打开了:“梁艳到村上两年,就像邻家的闺女一样,特别亲切。脏活、累活抢着干,建房、摘花椒,谁家缺劳力,她就到谁家帮忙,刚来时白白的脸蛋现在晒得黝黑,我们既心疼,又打心眼里感谢她。”


  经历了近两年的基层工作,梁艳已逐步融入“村官”这个“职位不大,责任不小”的角色。谈起感受,梁艳说:“在基层当‘村官’,和那么多村民打交道,工作忙碌而充实。农村虽然苦,但苦中有甜;农村虽然穷,但穷则思变。在改变中获得成就感,将贫穷的农村建设成富裕的家园,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国家给我提供了这个为社会服务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和把握好这个机会,让自己学有所用,争做农村基层组织一名合格的助理员、宣传员,争当村里人致富的好参谋、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