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梁艳: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梁艳

2008年来到姜家山村,回想起近三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活,辛苦而充实,忙碌而开心。我亲眼目睹了地震给姜家山村带来的惨痛伤害,也亲身经历了这个村庄的全新变化,感受到了人民群众亲如一家重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力量,同时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而骄傲。

姜家山村在“5·12”大地震中损失惨重,整村207户原址重建,条件相当艰苦。上任村官的第一天,余震不断,临时住进了学校的图书室,生活用水是靠水车每天从城里定期往来调运。每天早晨6点起床,甚至有时候根本还没有人睡,就被前来询问和反映困难的群众们喊醒。白天同帮建单位以及镇、村干部一道施线划分宅基地,手上时常被磨起了水泡,晚上在抗震救灾办公室整理搜集来的矛盾纠纷,研究、分析、探讨和完善解决方案,几乎每晚都在深夜两点以后休息。

工作中遇到过许多麻烦事,记得有一次,在清理道路两旁的建筑垃圾时,有的村民袖手旁观,我知道,行动是最好的榜样。我一铲一铲地把沙石装上架子车,又一个人推到堆放处,几天前手心磨起的泡破了直流血,手疼得像刀割一般。自己行动感化村民,身边的群众喊起来了:“咱们不动手,让梁书记一个人干,都忍心吗?”于是,大家前来一起干,很快就清理干净后疏通了道路。

当然,面对有些群众的不理解,我流泪过、也纠结过。当初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论实践经验肯定不如当地的村干部丰富,论人缘也不如“土生土长”的老村官,那么,我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我究竟能给村民带来什么样的实惠?我不断地在探索。我可以和当地的村干部打“组合拳”啊,借他们的经验优势,渗透我的资源优势,以科技、信息、知识、计算机操作等科学技术服务于民,最起码共同凭借党的好政策为村上辛勤服务,这才是我应该做的,找到了工作的切人点,自己的干劲儿更足了。

2008年底,通过多次努力,做市场调研,借“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扶持资金”这一政策东风,努力争取资金3万元,申请创建“花椒核桃科技示范园”。同时,建议村两委成立花椒产销协会,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改变群众的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刚开始,修剪花椒树时,群众都不让剪,说那是他们辛辛苦苦栽的,甚至有的要跟我拼命。于是,我站出来担保,如果在科学管护后,花椒产量有减少,我来赔你们的经济损失!事实证明,两年多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2009年、2010年两年椒农连续增产增收,尤其是去年,花椒价格达到了35元/斤之多。一位椒农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当初要不是你担保,我也不肯干,现在连续两年的科学管护,真正实现了增收好,附近没有参加示范园的农户现在都眼热了,准备学习科学管护知识呢。”今年,市林科所准备实施“花椒丰产”配套工程,我得到第一消息后,立即同林科所取得联系,把这个项目争取到了姜家山村,把大量的农药和修剪工具以及最新的科学管护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这样,通过“花椒核桃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带头作用,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花椒的积极性,进一步为做大做强做优花椒产业注人新的活力。

这里的发展和变化我历历在目,我流过汗,也流过泪;工作期间犹豫过,也彷徨过,但是我一如既往地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奔跑着。

(作者系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作者: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