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生村官苦乐年华:二次择业更加从容
2012-06-21 08:32:47   来源:西部商报   作者:李东朝   评论:0 点击:

 

刘宗伟讲授农技知识 李东朝 摄
刘宗伟讲授农技知识 李东朝 摄

    他来自苦甲天下的榆中北山,曾经是父老乡亲眼中的“天之骄子”,却执着选择了回归乡村的怀抱。

  他走出放飞梦想的“象牙塔”,承载着父母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期望,却又踏进了苑川河畔的“黄土地”。

  选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如今,面临村官任期将满的现实,他又该如何抉择?

  站在二次择业的十字路口,因为有了村官的经历,80后村官刘宗伟显得更为从容,更为豁达。“啥是‘铁饭碗’?‘铁饭碗’就是能力,放下这个碗,又能端起那个碗,这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刘宗伟如是说。

  “村官还用考吗?大学不是白念了吗?”周围的人非常不解与不屑,家人也很不理解,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应该留在大城市发展,为什么又回到农村?

  性格随和、开朗的刘宗伟,今年刚25岁,一个典型的80后,但看上去比同龄人更成熟。1987年,他出生在干旱贫瘠的榆中县贡井乡佐堤村,2005年高考,他以509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北政法大学录取,他为这个世代务农的家族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学毕业后,刘宗伟带着为农民服务的梦想与追求,放弃去深圳就业发展的机会,毅然从西安回到兰州,并于2009年4月初,报名参加了村官考试。

  “当周围的人听到我考村官时,非常不解与不屑。问我‘村官还用考吗?大学那么多书不是白读了吗?’家人也很不理解,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应该留在大城市发展,为什么又回到农村?”刘宗伟清晰地记得,他报考村官的时候,犹豫观望的学生比报考的学生还要多。那一年,兰州市一共招录了150名大学生村官,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而且还引来种种非议。

  经过考试、体检、培训,满怀激情与憧憬的他,踏上了村官路,来到榆中县三角城乡高墩营村。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更有感情,更能体会农民生活的艰辛。”刘宗伟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是带着感恩的心回到家乡的广阔田野的。”

  “我从不后悔。”他说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选“村官”。

  村子里许多村民都说我是驻村干部,是来“镀金”的,听到私下里村民们这么说,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就连村党支部书记也不看好我。”

  2009年8月1日,刘宗伟第一次来到高墩营村,他是这个村的第一位大学生村官。

  “刘主任到我们村上来,开始村民都不爱搭理他。一个从学校里刚出来的毛头小子,种庄稼的事,他知道啥?”高墩营村八社社长石英林笑着说,“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看走眼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学生。”

  石英林还记得,刘宗伟上任后,联系农技人员推广一种叫做“粘虫板”生物防虫技术的经历。一开始,全村大部分村民都不信,免费发放的黄色“粘虫板”,没人要。这也让刘宗伟大伤脑筋。可到了今年,大家发现“粘虫板”很灵,又争着抢着要。

  “村子里许多村民都说我是驻村干部,是来‘镀金’的。”刘宗伟说,听到私下里村民们这么说,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就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不看好我。”刘宗伟解释说,“刚来到村上,我被安排给高墩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其峰当助手。但实际上,许多事情都是书记亲自出面,他不放心让我做!”

  在村民的记忆中,以前村里也来过下基层锻炼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挂职锻炼,只是到这里走走,去那里看看。

  可现在,村民们却对刘宗伟另眼相看,大家知道他是干实事的,都认可他,大事小情的都愿意找他拿主意,让他讲解蔬菜的栽培,以及蔬菜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村委会主任钱其峰对刘宗伟也器重有加,经常找他谈心“开小灶”,教他如何设身处地解决村民的矛盾和纠纷。

  学会做人与处事是当好村官的基础。农村工作非常繁琐复杂,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迈过这道槛。

  刘宗伟的到来,给高墩营村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村支部副书记高保举告诉记者,刘宗伟主动接近村民与他们“拉家常”,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大嫂等称谓经常挂在嘴上。

  “当村官”三年来,刘宗伟上门劝过架,也下田帮村民种过菜。为给村民引进蔬菜优良品种,他从村上到乡上,再到县上和市里,一天从早到晚,一跑就是四五趟。

  慢慢地,刘宗伟从村民们流露的表情中猛然发现,不知从何时起,他与村民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了。村民与他亲近了,每次碰见他都很亲热地叫“尕刘”“尕小伙”,关系近了,工作也就好搞了。“他们把我当成了自家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惠民政策,但仍然有许多村民不理解,刘宗伟挨门挨户逐一给村民介绍,并发动村组干部、党员带头办理,经过努力,2010年年底,村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

  “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村官。面对角色转换,我开始有点不适应。”刘宗伟说,大学期间,他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毕业了,却没有入党,一直是他心头的遗憾。来村里第二年,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6月他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入党宣誓时,他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

  “我其实不是什么官,只想当好村委会主任的助手和参谋。”刘宗伟显得特别低调,“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力求做好每一件小事。”为了让村民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上任后,先后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免费为村民进行蔬菜市场营销、病虫害防治与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达7场次之多,最少有2000余人次参加。

  高保举说,“尕刘”很知事,到村子里,经常有意识地关心群众生活,主动向村干部请教,学习调节矛盾、处理纠纷的方法和技巧。

  “农村苦一些,但能锻炼人;农村累一些,但能考验人。”刘宗伟说,苑川河畔这片广阔的天地,既是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

  短短两年时间,高墩营村成功举办两届文化艺术节,规模空前,让村民在家门口大饱眼福,整个村子的激情被点燃,刘宗伟也成了村里的“名人”。

  “农村的事情很繁琐,一开始我不知道怎么面对,怎么处理。”刘宗伟说道。

  刘宗伟记得,他上任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难题——劝架。因言语不合,两位村民发生冲突,身为村官,他硬着头皮上前劝架,评头论足。没想到,架虽然拉开了,村民们却对他疏远了。刘宗伟为此苦恼不已,他慢慢静下心来,开始寻找证明自己的机会。

  从第二年开始,村上决定举办文化艺术节。刘宗伟主动请缨,跑前跑后协调,和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制定方案,2010年5月2日,在村上成功举办了首届高墩营村文化艺术节。2011年6月5日、6日,端午节期间,第二届高墩营村文化艺术节又如期举行,规模空前。精彩的演出让村民在家门口大饱眼福,高墩营村因此也“火”了,刘宗伟也成为村里村外的“名人”,家喻户晓的大学生村官。

  在村支书钱其峰的印象中,高墩营村十余年来的发展远不及近两年的变化,而引发这些变化的关键人物,正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刘宗伟。

  为活跃村里的文化生活,这几年,村上每年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开展社火、舞蹈、戏曲、农民运动会等文化娱乐活动。在刘宗伟的协助下,2011年高墩营村成功创建了占地1406亩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设立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监测站。并在村口马路边的4亩试验田里建立了“农民田间学校”,去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00元,其中蔬菜收入占到90%以上。

  记者注意到,高墩营村会议室里,满墙悬挂的20余个荣誉牌匾一字排开,近乎一道风景。挂在正中间份量最重的,是“全国文明村镇”这块牌匾。这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1年12月颁发的。全省少有的荣誉,也是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镇。

  高墩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钱其峰告诉记者,村委会班子成员对大学生下乡村官是非常欢迎的。要使城市里的一些优秀东西得到嫁接,移植到农村来,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引进人才。让大学生当村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一些新的思路,为基层带去新的生机与活力。

  许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应该端上“铁饭碗”,但我觉得,人的能力更重要,放下一个碗,又能端起另一个碗,这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和刘宗伟一样,许多大学生村官们也在田间地头赢来了新的人生转折点。按照政府规定,到期任满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多条出路: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择优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自主创业等。但刘宗伟说,自己还是想继续留在农村,实现他的梦想。

  “三年的历练,我没有给村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大学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说起三年村官路,刘宗伟感慨他这三年得到的东西,读三年研究生也学不到。

  这几天,刘宗伟有个打算。他想利用自己掌握的远程教育的特长,和榆中县农机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起,在村里建一个网上“蔬菜医院”,运用网络视频技术,帮助村民解决地头上检测蔬菜不便的难题。“菜拿到电脑前,探头一探,专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诊断菜的病虫害。”刘宗伟比划说。

  6月10日上午,和全省1000多名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一起,刘宗伟赶赴兰州,参加了我省14个市州同时开展的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的笔试。他期盼,如果考上了公务员,仍然能留在三角城乡,和高墩营村村民一起,开发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心农场”。

  刘宗伟说,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高墩营村的一种经济产业,这一产业也必将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产业。按照他的设想,今后高墩营村可以依托艺术节的影响力,积极开发“农家乐”“开心农场”等农业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广大市民前来休闲旅游。

  其实,外面许多人不知道,村官的身份很尴尬。刘宗伟笑着告诉记者:“我是编制外的班子成员,说是村上的,又没有村干部编制,说不是村上的,又天天干着村里的活。”他说,他的村官聘任期是三年。

  再有一个月,刘宗伟在高墩营村的村官任期将满,8月1日,他将站上二次就业的十字路口。

  “许多大学生认为毕业后,应该端上‘铁饭碗’,但我觉得,人的能力更重要,放下一个碗,又能端起另一个碗,这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刘宗伟说,他今年已经参加了包括公务员在内4次考试了……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生村官刘宗伟 甘肃省大学生村官

上一篇:甘肃省环县大学生村官服务村民的新“舞台”
下一篇:甘肃省华亭县扎根农村心系村民的大学生村官

对本文感兴趣可以分享到你的微博或其他网站收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