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川乡村变形记从大学生村官到团县委书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在共青团十七大的会议上,肖玉川第一次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在那么多曾经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团十七大代表,共青团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县委书记。而在两年前,她还在一个偏远的乡村里做着大学生村官,像个地道的庄稼娃一样跟村民打成一片。

  小组讨论会上,很多代表对这个从最基层成长起来的年轻姑娘表示赞许,不知道这个女孩是如何在村里走过了三年。私底下的聚会中,曾经的村官朋友也对这个在村里创造奇迹的女孩表示钦佩,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勇气让她扎根在了西部。

  如今,虽然有着团县委书记的身份,但她依然会对农村的事情有独钟。“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对农村青年进行专业实用技术培训,帮扶青年就业创业。”在共青团和农村的工作中,她总能找到交集处,而那也曾是她最熟悉的工作领域。

  从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到副乡长,再到现在的团县委书记,肖玉川一步一步成功变形。“有付出才有收获。”她这样诠释自己的华丽转身,她说是那段村官经历让她一路成长。

  “让村民知道,我是他们自己人”

  大二时,因为听到师兄师姐们讲述西部支教故事,肖玉川被触动了,“也想到西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做点事。”她把这样的想法种进了心里。

  2008年,从韩国留学回到家乡湖北的肖玉川看到一则甘肃招聘大学生村官的消息,那个种在心里的小梦想又蹦了出来。

  当梦想与现实碰撞,便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力量。

  尽管父母强烈反对,肖玉川还是报了名。经过考试,她成为甘肃庆阳市宁县焦村乡任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这是她的第一次变形。

  “那时觉得很开心,终于到西部来了。”还没到村里,肖玉川就已经在勾勒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第一天到村里,她就感觉到了尴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也没法融入。”村民们对这个打着太阳伞的大学生指指点点,那眼光绝对是在打量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外人。

  不过来了就不能退缩。肖玉川每天都观察着、思考着,该如何跟村民打成一片。

  “主动去跟村民聊天,去村民家里走访。”肖玉川说,话说的多了,别人自然就会了解自己,接受自己。

  对她来说,跟村民打交道,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把村民当自己人。

  在村里的日子,肖玉川帮留守老人收过庄稼,帮困难户办过低保,还帮着村里修过路。这些小事都让村民们渐渐觉得这个姑娘不是“外人”。

  最让村民们刮目相看的是她带着大家一起成立合作社,通过将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基地的方式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最初实践这个想法的时候肖玉川也碰过钉子。“好多人不理我,不信任我。人家就觉得,自己种麦子好好的,干吗要流转出来种苹果西瓜。”

  看到这种状况,肖玉川也不着急。照样每天去串门,坐那儿就拉家常,碰上人家要干活,她也“不客气”地帮着干。几天过后,那些村民不再强硬,反而会推心置腹地跟她讨论起来,这个时候再提合作社的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要让村民知道,我是他们自己人,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的。”肖玉川说,有了这样的态度,碰到什么困难,村民都会理解。

  2009年那次“西瓜”事件便是肖玉川碰到的大困难。那年,村里刚刚种植的1000亩西瓜丰收了,本该为此高兴的她却高兴不起来。“那年下大雨,西瓜都被泡在地里,卖不出去。”

  这个时候,村民着急了,每天都有三五成群的群众气冲冲地跑到村部来讨要说法。“他们找书记、主任,书记、主任就找我。”

  面对每天像上访一样的村民,肖玉川也着急,但她知道必须先安抚村民们的情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办法,而不是不管他们了。”

  “村民是可以理解我们的。”肖玉川为西瓜而焦急的身影让村民也很触动。

  好在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通过网络推销的方式,肖玉川吸引来了客户,西瓜一批一批都卖了出去。

  “村里的历练教会我更好地处理问题”

  第二次变形发生在两年前。

  2011年,县里公开选拔5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担任副乡长,而肖玉川就是其中之一。自己能够脱颖而出,她觉得村官的工作经历功不可没。

  她还记得当初选拔程序中面试的环节,那道“面对群众纠纷,面对突发事件该怎么解决”的题目让她觉得异常熟悉,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她就给出了答案。

  这样的题目曾经多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她的工作里。

  村里搞新农村建设时,动员村民搬迁工作是个难啃的骨头。有一个住惯了窑洞的老大爷说什么都不愿意搬,动员他的工作就落到了肖玉川的头上。

  “还没进他家门,他家的狗就开始叫起来,但他看我一眼就走开了,连理都不理我。”她觉得委屈,却也无计可施。

  冷静下来的肖玉川开始想对策。“他不理我肯定有原因。”她决定先“彻查”原因,这一查,还真找着“病根”了,“原来他和村干部因为分地的事情有积怨。”

  找着“病根”,再对症下药,事情就好办多了。肖玉川先找到这个大爷家族里的人,跟他搭上关系,建立起感情,让他不再那么排斥自己。然后她再自己出马,真诚地跟他讲搬迁的好处,一次不行就两次,这样一来二去,这块硬骨头竟被她啃了下来,大爷同意搬迁了。

  “关键是他明白我确实是为他好。”肖玉川说。

  而这样的经历让她在副乡长的位置上也受益匪浅,当碰到类似的事件时,村里解决问题的经验一下就能从脑子里蹦出来。

  处理上访就是这样一件事。

  那次,一个因为对村里对他和邻居宅基地纠纷处理结果不满的上访群众直接走进了肖玉川的办公室,情绪十分激动,扬言要不好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就会到省里甚至到北京上访,那架势好像“随时都能挑起一场战争”。

  “要搁我刚进村那会儿,我肯定就呆在那里了。”但那个时候,有着三年村官经验的肖玉川面对那样的事已经不会再手足无措了,而是能够从容应对。

  她耐心地听这位群众讲述了自己的问题,让对方将满腹的怨气先发泄出来。其实,这事就算解决了三分之一,“因为你能认真倾听,对方就会信任你。”

  接下来,肖玉川找了这个村民所在村的村干部,仔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邻居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没什么大矛盾。”经过耐心了解,结局是皆大欢喜。

  在做副乡长的那段时间,肖玉川定点联系一个村,帮扶那个村的发展,这样的工作于她来说更是得心应手。

  像做村官时带动村民致富一样,肖玉川把当初的理念也搬到了她的联系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我就想办法挖掘一个。”

  村里原来有几户种植花卉的,肖玉川设想在这几个农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苗木基地,带着更多的人一起做,形成规模。

  进行土地流转时,问题就来了。

  “有几户不愿意把地租给我们做基地,他们自己又不愿意种。”这样的“钉子户”肖玉川不陌生,怎么做工作她也门儿清。

  “还是那句话,让他们感觉到我是自己人,我们这么做肯定是为了村里好,也为他好。”按照她的经验,她先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和他们的亲戚,打一手“感情牌”,然后再以“自己人”的身份真诚地跟对方解释发展基地的好处以及会如何给予相应的补助,一个月下来,这事最终还是谈成了。

  “我觉得是村里的历练教会我更好地处理问题。”肖玉川说。

  “村官的工作经验仍不过时”

  2012年年底,县里公开选拔正科级干部,经过考试和群众评议,肖玉川走上了团县委书记的岗位,完成了她的第三次变形。

  尽管,工作服务的对象远比在村里时广泛,但她发现那段经历却仍能不时地给与她帮助,“村官的工作经验仍不过时。”

  首先,共青团服务的农村青年就是她再熟悉不过的群体。她了解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

  上任一个月,肖玉川就推出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带头人”工作,希望把一些农村青年培养成本土专家。

  没有技术,是肖玉川在村里时自己就曾面临过的问题。那个时候,她都是自己找农牧局或学校的技术专家来做指导。

  “如果他们自己有技术了,那碰到问题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肖玉川联系专家老师,把课程送到村里,甚至送到田间地头。

  作为团干部,重要的一点是要联系青年,跟青年交朋友。这时在村里跟村民打交道的方式就派上了用场。

  “不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官,而是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朋友。”这与她在村里时“把村民当自己人”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任上半年多的时间里,肖玉川开展了两次倾听活动,把不同行业的青年都找来,大家围在一起开茶话会。她的设想是,像在村里跟村民拉家常一样,让青年们敞开心扉,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

  第一次倾听,开始后的十分钟大家紧张而又尴尬,把茶话会硬是开成了座谈会。

  “是我打破僵局,跟他们聊我在村里的故事,聊我的成长经历。”肖玉川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青年,而不是团县委书记。结果,其他青年看她这么坦诚随意,也纷纷放松了心情,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现在都说这个活动好呢。”肖玉川颇为得意。在这样的活动中,她也努力记下青年们的困惑,尽量为他们提供帮扶。

  她甚至还当过一次红娘。“有个青年年龄大了不好找对象,我便处处留意着,还真给他找着了一个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