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北京考录公务员大纲解读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admin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硝烟尚未散去,2009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大纲就在广大考生的殷殷期盼中,从幕后走到前台。相比往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2009年北京市大学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考试大纲、职位表等展示给我们一些崭新的、尤须注意的信息。

一、考试外在形式

1.以往的考试性质是资格认证性质的考试,而今年则变为和国考一样,成为按职位招录的性质。对成绩合格者直接发放成绩单,不再发放资格证书。

2.北京市委组织部和人事局统一制定招考方案发布公告,取代了以往的各县区自行招考发布公告的做法。这样改变的好处是减少了往年由于各县区招考时间不同导致多处报名的现象。

3.考生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形式。这样降低了资格审查受人为因素干扰的风险。

4.考生综合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占50%,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共占50%。这样使考生的多方面综合素质以较为全面的形式展现出来。

5. 本次考试设置979个职位,共招录2707名公务员。学历要求主要是本科及以上或者研究生(Q吧)学历,一般要求有学位证书。年龄主要限制在“25岁及以下”、“30岁及以下”、“35岁及以下”,这主要是和学历相挂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次考试对法律类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

二、考试内在构成

总的来说,考试的内在构成即考查的内容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

(一)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

考试公共科目分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考试时间是2009年2月21日(周六)。具体安排为:

上午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下午14:00-16:30申论

这里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其实就是原来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改了名字但是实质内容没有变化,考生大可放心。

行测考试结构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五个部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考查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包括五大题型。

1.言语理解与表达

命题趋势:篇幅不变,难度增加

应对策略:着重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较长,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按照大纲所给的例题来看,今年北京公考的言语板块仍然考查文章阅读。即给出一篇由数段文字构成的文章,对文章进行阅读,考查考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每年的考题是给出六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字数在五百字到一千字左右,根据每篇文章回答五个问题。共计30道选择题。

2.数量关系

命题趋势:数字推理技巧多变,综合性运算比例上升,难度持续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锻炼数学思维,掌握一定运算技巧,提升运算能力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该测验涉及到的都是数学的基本知识或原理。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仍然包括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部分。在平常的备考中,考生应该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锻炼,注重掌握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

3.判断推理

命题趋势:推理方法不变,推理层次性多变,更强调逻辑思维

应对策略:掌握推理方法,形成严密逻辑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判断推理是考察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形式,测试应试者对图形、词语概念、事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从大纲对判断推理的描述来看,考查题型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四种题型:(1)图形推理(2)演绎推理(3)概念的理解分析,即定义判断(4)逻辑判断,即事件排序。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历来考试的难点之一。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尤其需要加大对这一板块尤其是演绎推理的复习力度。

4.常识判断

命题趋势:考查面宽泛,针对性更强

应对策略:加强积累,强化训练

常识判断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内容,由于取材广泛,主要依赖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

2009年北京市公考常识部分的考查范围没有太大的延伸,仍然是以法律为主,以求在良好的法律素养基础上加强公务员在其它方面(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能力。

从北京市历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常识部分会出现十道多选题,这类试题的要求是需要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才能得分,错选、少选、多选都不给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趋势,科技常识的题目在常识判断部分所占比重在逐渐加大。

5.资料分析

命题趋势:计算步骤增加,计算量加大

应对策略:注重层级思考,合理推敲,切实提升分析能力

资料分析试题着重考察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若干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才能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通过这里的描述,我们可以预见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这三大类。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分析并不难,难点是如何在不够充分的时间里快速阅读资料并分析数据作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们在解答资料分析的时候,需要认识到资料分析题目本身材料、选项的特殊性,掌握多种估算技巧,快速准确的答题。 

申论

命题趋势:立足北京,关注焦点热点;政治与经济结合,家国一体

应对策略:关注时事,换位思考,切入准、下笔深

2009北京公考对申论的描述如下:

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要求应试者:

A.认真阅读给定资料

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精神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