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紧扣热点 涉及金融危机改革开放30年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admin
  从考生口中了解到,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题内容紧扣社会热点,不光涉及了金融危机,还关注了改革开放30年等重大时政内容,而申论的题目则关注了粮食危机。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江苏天策公务员网几位专家,就今年的考题作了权威分析。

行测:变化很大,难度不高

南京大学王强教授分析,今年的《行测》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但是阅读量增大。王强表示,《行测》总题量依然保持在140题,与去年一致。但是总体结构排序有明显变化:常识判断由原先的第四部分调整到第一部分,很多考生对此很不适应。

常识判断部分法律依然是重点,但由原先的20-25题缩减了7题左右,增加了时政、科技、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与时政有关的试题也达到了7题左右,这要求考生平时要多关心国家大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选词填空从该部分的第二部分调整到第一部分,难度有一定提升。片段阅读调整到第二部分,此部分的阅读量较往年明显增加,这对考生的熟练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判断推理题难度适中,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图形推理中的九宫图由原来的2题减少到1题。

申论:关注粮食危机

南京大学博士生张方华分析,今年国考《申论》考察改革开放30周年和粮食安全问题。考察的主题继续关注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今年尤其突出改革开放30年背景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材料内容上看,既考察了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也考察了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关注农村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总之,主题宏大,视野开阔,与时俱进。

从给定资料来看,考生普遍反映,材料阅读量大,尤其是比较零散,这更加进一步考察考生把握和驾驭材料的能力。从考试的题型上看,仍然沿袭往年的做法,对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和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做出不同的区分,但均考察了概括、分析、对策、论证能力,并侧重分析和论证能力的考察,两者各占40分。

张方华表示,此次国考,在沿袭去年出题思路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把握和驾驭材料的能力,这就提醒考生申论的精髓答题要“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源于材料 ”而又“高于材料”。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对申论基础知识和答题规律要非常了解,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保持对其的敏感性和思考的深刻性。这一点也为今后的公务员考试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