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鹿县大学生村官圆梦建设新农村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史利娟 秀灵


  清晨,当我站在桑干河南岸的村支部办公室窗前,眺望远方,一轮红日照在桑干河上,这时我想起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一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北国大地,说熟悉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说陌生因为这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是我考上村官,上任工作的地方。在这里参加新农村建设曾是我童年的梦想。


  我的家在塞北,故乡给我的印象是,桑干河水缓缓流淌,绵延起伏的山岗。在苍凉的田野上零星散布着的村庄,村庄上空袅袅腾腾升起的炊烟,除了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还能称得上是“建筑物”的,就只剩下那此起彼伏的柴草垛了——黄的是麦秸、玉米秆,黑的是红薯秧,棕的是黄豆、绿豆的秸和叶——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圆或长,或无规则零星散布、或密密匝匝堆叠相连。远方赤裸的田地里东一小片西一小撮稀稀拉拉的玉米地,太阳地里古老的辘轳女人和井,烈日下的桑干河,岸边小小的野花还倔强不羁的坚持着,骄傲的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的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记得一年秋天,几天大雨过后,桑干河发大水,河宽数百米,恰逢爸爸去城里为大队买籽种,回来时被山洪阻拦,只好请人背河,游到河中,一个巨浪袭来,连人带籽种跌入河中,依靠良好的水性,拼力游回,直到天黑才回到家。洪水冲碎了一次他带领村民种菜致富的梦。


  那时由于桑干河没桥,河水经常泛滥,交通不便,家乡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式的乡村田园生活,很少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由此,当地的老乡感慨:什么时候桑干河修座桥,我们这里能够四通八达,让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该多好啊。修桥,建设农村,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成了几代人的一个遥远的梦想。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母亲对我说:“好好学习吧,念书是你脱离农业社不和土坷垃打交道的唯一出路”而当时的我却在心中深深地根植了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长大以后要像爷爷和爸爸那样当一名村干部,完成他们未了的心愿--修桥铺路,建设新农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后来,我顺利考入了师范大学。母亲很高兴,逢人就说:“总算没有白供她一回,好歹也从咱家跳出了一只金凤凰,再也不用风吹雨打受老天爷的气了。”


  大学毕业前夕,我在省会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享受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的我却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总被一次又一次地牵向故乡那片空旷的原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家口市选聘大学生村官,是回到我久违的故乡报考村官?还是继续留在省城工作?经过慎重思考,我毅然、决然的做出选择——回家乡边工作边复习,准备考“村官”。


  于是,我收拾好简单的行装,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列车穿过京西北一连串山洞以后,进入桑洋河盆地,我压抑的心豁然开朗了许多,我知道,这方贫瘠的土地上有我的梦,扎根于儿时的梦。到家的那晚,母亲一夜未眠,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她一次又一次的擦去眼角的泪,我的这一举动,母亲那朴实而善良的心是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夜色中透过明灭的烟火,我看到父亲久锁的眉头锁得更紧了,“你一个无名无实的女孩子,五谷不分,在农村怎么发展?我和你爷爷当了多少年村干部,费了一辈子的劲可村子的变化怎样哪?农村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如何如何努力就能带村里人打造出个新农村?你以为我和你爷爷不想带大伙致富吗?想啊,做梦都想,可是难啊……”那夜我失眠了……


  从那天起,我一边复习,一边在村里人质疑的目光中帮父亲张罗着挖井安沼气,我看到父亲为了安沼气集资,一次又一次地宣传做村民的工作,而这件改善农民生活方式,惠及子孙的事却仍然得不到人们理解的时候,我就真正的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难和不易。越是这样,越坚定了我报考村官的信心。


  2007年冬天,我顺利的参加了张家口首次村官考试,很庆幸在几千人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我成功了。我被分配回到了向往以久的桑干河畔--古朴而悠远的三祖圣地涿鹿县,只要能在农村这片热土上耕耘于我而言便是一种幸福。临行前,我看到母亲苍老的脸上闪烁着久违的笑容,“这下好了,总算有个饭碗了。”母亲高兴的絮叨着。然而我心里清楚,我选择村官不是为谋一个所谓个人的“饭碗”,而是要圆一个梦,一个爷爷的梦、父亲的梦、乃至党和国家人民的梦。


  当我回到涿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时,我便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桑干河滋润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这里悠久的文化。打开史卷,发现这里曾有着中华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页。五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合符釜山三大历史事件,实现了炎帝、黄帝、苗黎蛮夷部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雏形,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新纪元。正如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所言:千古文明开涿鹿。1946年,著名作家丁玲曾在桑干河畔参加土改,她以美丽、辽阔的桑干河作为抒情叙事的舞台,创作出文学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该书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桑干河因此闻名遐迩。


  涿鹿背靠黄羊山,面向桑干水,被称为塞北的江南,新修的桑干河大桥横贯南北,老乡们再也不为过河犯愁了。漫步在涿鹿古城,温暖、富饶、宁静、淳朴而安祥,古建筑朱漆门面,秦砖汉瓦,鳞次栉比,宛若进入北京的老胡同……这方水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我来到了距家乡5公里的桑南小镇--辉耀村,这里却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看着那些勤劳淳朴整日劳作却收获颇微的村民,看着那些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看着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的成绩优异的学生,看着那些……我心里很乱,我知道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也许我不能给他们带来许多,也许我不能把工作干得惊天动地,但是只要我尽力,于这片土地而言便也无憾了。


  记得刚入村的时候,村里人对我这个打扮得干净利索的女学生不是很接受,甚至有人在背后议论说:“看她那打扮,像花瓶似的,来了不就是个摆设?能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面对村民异样的议论,我便到田间地头了解他们的需求,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为了让村民喝上自来水,在上级的支持下,我们在河边打了一口甜水井,供村民饮用。记得通自来水那天,一位老奶奶笑开了花:“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今儿个咱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日子……”龙头一拧,纯净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洗菜、淘米、做饭、洗碗,轻轻松松在厨房就搞定。农村通上了自来水,饮水水质提升,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村民因饮用水不洁而染病的情况不见了,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桑干河的一条支流,将小镇分成东西两部分,村民劳动、孩子上学非常不便,修桥成了村民的梦想。我们集资修建了新桥,将村庄东西连为一体,实现村民多年未实现的心愿。


  我所在的村是个产锰矿村,孩子们多半中学没毕业就辍学到矿上打工,所以养成了对锰矿的依赖和对文化知识的轻视,于是我便经常奔走于辍学孩子的家庭对他们的家长进行说教,并利用闲暇时间给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我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暑假带领孩子们参观古建筑、历史遗址,拜访老革命,组建了学生小乐队,进行义务演出,经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谈理想,写心得、学英语、玩得开心更增长知识。通过暑期素质教育,我成了他们的朋友, 使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在“人与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们发起了保护母亲河行动,鼓励村民在流域种树种草,关停工业“五小”,河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桑干河经过休养生息,开始恢复元气,重新焕发生机。


  2008年秋天,为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实现绿色奥运,国家决定从桑干河调水济京,调水之日,我伫立桑干河畔,微风轻轻拂面,阳光照耀下的桑干河,波光粼粼,水波荡漾。丁玲笔下的桑干河美景仿佛重现:前边一片水,被太阳照着,跳跃着刺目的银波……白鼻(骡马)也只露出一个大背脊,好像是浮在水上……


  村官工作虽忙但很快乐,当清晨的袅袅炊烟腾腾弥漫在整洁的村庄上空,青年男女开心地在平坦开阔的柏油路上散步,老人们悠闲的在浓荫下乘凉,年轻小伙子在我的指导下,用网络学习农技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了无比的欣慰。乡亲们的的淳朴与善良,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感到无比的温暖也成了我努力工作的不竭的动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我豪情满怀。岁月峥嵘,令山河巨变。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段美好的回忆。爷爷和父亲为改变家乡面貌,曾不懈奋斗着。我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放弃了在省会工作的机会,当上了大学生村官。这不仅仅因为我曾在农村生活,更因为农村有我的梦。我不想个人成名成家,而是想用自己的青春去回报社会。这也是我到村里工作的坚定信念。凭着坚定的信念我在乡村的工作受到了领导和乡亲们的好评和肯定,我有幸作为张家口市首批村官代表先后参加全市村官座谈会,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我写作的反应农村题材的作品十几篇见诸报刊,有的获奖。


  个人选择了农村这片热土,是因为我坚信:“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在这里我们这代知识青年,恰好找到了一个展示才华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面对着亟待建设的农村,面对着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面孔,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为了这些善良而淳厚的父老乡亲,我早已做好了准备,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用青春和热血去圆我的梦,圆一代代人的梦,党和国家的梦……


  村官梦圆,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片广阔的热土上。


    【相关连接】

    河北万全县大学生村官王佃章一心为百姓服务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与拥护。他清楚,这只是迈开了一小步,今后的路还很长,也很曲折,但他始终坚信,只要一心想着为百姓服务就定能成功……

    http://www.54cunguan.net/hb/jiaoliu/201008/2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