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阿城区三举措推动大学生村官创先争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关爱文

  在“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中,哈尔滨市阿城区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以搭建发挥作用平台为着力点,扎实做好村村大学生工作,为“三创”工作增添新动力。

  一、磨刀蓄力,在提高村村大学生“三创”能力上搭平台

  磨刀不误砍柴工。阿城区强化村村大学生培训工作,着力提高他们服务农村,推动“三创”的本领。

  一是搞培训,提高工作能力。针对在村工作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农村工作脱节的现实情况,在每个批次村村大学生上岗前,阿城区委都统一组织岗前培训,为村村大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提供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基础。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种植养殖技术等培训。明确大学生村干部参加所在村会议和镇相关会议,让他们全面了解村日常工作和全镇整体工作,不断提高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干好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目前,阿城区共为各类大学生村官、村村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举办岗前培训8期126人次。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24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

  二是传帮带,助推角色转变。推行“1+1+1”传帮带工作链,即由1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1名村干部与1名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对子,悉心传授农村工作不同层面的经验,帮助开展各项工作,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1” 传帮带工作链在阿城区一乡九镇全面铺开,为村村大学生提高工作能力,实现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农村社会起到了助推作用。同时,建立乡镇党委主要领导与大学生村干部定期交心谈心制度,重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真诚帮带,精心培养。

  三是压担子,让“专才”变“通才”。为了培养大学生村干部的吃苦精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安排他们参加一些“急、难、险、重”工作,如农村人口普查、林地确权、防汛抗旱、大型项目建设、民事纠纷调解等,让大学生村干部在风口浪尖中摔打,在困难环境中磨练。同时,结合阿城区“两选三挂”基层干部培养任用模式,从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综合素质出发,轮流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到乡镇镇相关部门学习锻练,丰富阅历,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素质。
  二、科学定位,在引导村村大学生“三创”实践上指明路

  区委结合村村大学生实际,在科学定位上下功夫,使村村大学生明确目标,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一是发挥优势,当好“政策法规的宣讲员”。村村大学生结合自身理论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特点,在村党支部中经常带头学习党建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知识。同时,积极向农村党员宣讲创业创新创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讲授科学致富的新知识新信息,营造创业创新创优的浓厚氛围。大学生村干部入村以来,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新农合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各村圆满完成新农合参保、计划生育迎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等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沟通协调,当好“村情民意的速递员”。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积极充当“信息收集员”,注意收集群众反映的创业创新创优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并进行归纳整理,积极充当“信息速递员”,及时反映给所在村两委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和沟通联络等工作,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大学生村干部将了解到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也拓宽了村民的诉求渠道。大学生村官入村以来,先后走访村组干部、党员群众2万多人次,向上级党委、政府反馈各类信息570多条。

  三是利用平台,当好“党员电教的网管员”。大学生“村官”利用区委组织部打造的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定期把学习资料发给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同时做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下载、播放和传播工作,及时为农村群众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送信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助推基层群众创业创新,发家致富。双丰街道胜祥村的大学生村官李培元针对本村粮改菜过程中许多农民面临的技术难题,利用网络与东北农大专家取得联系,得到专家指导,解决了村民在种菜过程中的难题,每年可为村民增收近15万元。

  四是出谋划策,当好“村务决策的参谋员”。大学生村官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能够发挥优势,展现活力,积极参加村两委班子的“议事会”,在重大决策时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村两委各项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参谋助手。小岭镇新兴村书记助理邢雪影,在工作中热情主动,积极向村委班子建议,得到党支部和党员群众的的一致好评,在2011年村委换届中被选为村委委员。

  三、强化机制,在保障村村大学生利益上下功夫

  强化激励保障机制,确保村村大学生政治上有关爱、待遇上有保障、创业中有帮扶。

  一是政治上关心关爱。为了引导村村大学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积极向当组织靠拢,同时也为了扩大党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鼓励吸纳村村大学生入党。采取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跟踪了解,综合利用谈心谈话、工作检查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采取工作总结、年度考核等方法,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干部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对年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给予鼓励和表彰,同时享受发展党员优先、后备干部纳入优先、推荐先进个人优先的“三优先”政策,着力培养他们的创先争优意识和进取精神。目前已有2名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

  二是政策上跟紧落实。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先后三次大幅提高工资福利待遇,阿城村村大学生待遇在哈尔滨市下属区县市中始终位居上游。2012年按照省市相关文件精神,阿城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比照我区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收入水平进行了重新核定,对在我区工作的国家计划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及省委组织部选聘的支教“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的大学生的工作、生活补贴进行了调整。生活补贴接近2000元,养老保险仅单位缴纳部分超过400元,医疗保险以哈尔滨市医疗保险基数2705.15元为基数。

  三是帮扶上不遗余力。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区委组织部、妇联、共青团组织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重点帮助和支持那些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强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工作。小岭镇石河村大学生村官周淑清从2006年起开办了养殖场,创立了 “德丫路”鸭蛋品牌,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鸭蛋”。并成立合作社,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目前已有养殖场地2万平方米,养殖水面1.8万平方米,绿萍池2千平方米。商品蛋鸭3000只,年产蛋75万枚,年收入30多万元。2009年,周淑清本人被评为“全国百名创业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