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择业路线图:是事业跳板还是起点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

    今年号称最难就业季,但62名闯过重重“关口”被录取的大学生村官却选择弃岗

  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一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事业的“跳板”

  也有很多大学生觉得在村官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任期届满后选择留任

   经考试合格,组织部门通知其被录取时,人却“消失”了——今年我市大学生村官录取工作中,因弃岗导致出现空余岗位62个,这使得相关部门不得不进行二次调剂。

  除了因为择业多选而弃岗,面对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些大学生把村官当成曲线就业的过渡。但仍有很多大学生在艰苦的农村工作中扎下根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村官是择业的“兜底”,是事业的“跳板”,还是“大有作为”的起点,不同的选择描绘出这一群体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择业“兜底”多重选择导致大学生弃岗

  据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我市大学生村官录取人数389名,报名人数2600余名,参加笔试人数1700余名,这三个数字都达到了历年之最。但最后的空岗人数之多,也创下新的纪录。

  19日,记者联系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工作人员林岩时,他正带着第二次调剂的大学生村官们体检。“去年也发生过弃岗现象,但远没有今年多,现在也不知道,二次调剂后的村官们还会不会弃岗。”

  今年号称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为什么大学生“闯”过了村官招考的笔试面试体检等重重“关口”,最终被录取后却出现弃岗?林岩这样分析,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是“海投”,将简历投向多个单位。另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录取与公务员录取、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同期进行,势必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报考时存在多重选择,而大多数报考时多重选择的大学生,都会将村官视为就业的“兜底”工作。此次村官录取中,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刘文丽放弃了香坊区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工作。刘文丽说,报考村官的同时,家人也在张罗帮助她找工作。最后比较下来,她还是放弃了村官岗位选择了其他工作。“毕竟在城市里长大,对农村的环境和生活多少都会不适应,所以城市工作还是最佳选择。”

  分析今年村官岗位的报考情况,工资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主城区的村官岗位比较受大学生青睐。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和香坊区村官岗位录取比例都达到了1:12,而方正、尚志等地的村官岗位却少人问津。据介绍,今年的389个岗位中,大多数都在乡镇,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最低工资为1500多元,这也是一些县(市)地区村官岗位报考人数少甚至被弃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