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养猪一年:获省级创业之星称号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李威

    2011年,罗玲俐被聘为湖北省沙洋县沈集镇公场村主任助理。2012年,她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一年之内就收获省级“创业之星”的桂冠,罗玲俐的创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其实,小罗开始的创业项目很普通:生猪饲养,女大学生摇身一变而成“女猪倌”。

  刚开始,家人朋友百思不得其解,更有好心的村民劝她:“姑娘啊,你运气不好分到我们村,上面要求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养猪的事说说也就算了,那不是你能做的,不要想得太简单了。”

  然而,这是小罗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她一心要改变村里的现状,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原来,当罗玲俐到村上任时,她看到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孩只能倚在老人身边玩泥巴、在电话里叫妈妈……她被深深地震撼了。

  之后的一个多月,罗玲俐走遍全村360多户农家。她发现村民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却由于有过失败的教训、资金的不足等原因,让他们轻易不敢再创业。要想致富,按照“老黄历”光种田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带动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

  但创业光靠热情不行,还得有项目、有技能、有资金。几经周折,小罗说服了家人,并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

  2011年10月,小罗向村里租地10多亩,建起了猪舍,引进了80头猪。

  头一次喂猪,小罗的心里也在打鼓,但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她常常一进猪舍就是一天,每天用笔记本记录猪进食、猪粪便的情况;向村里养猪能手学习怎么养猪;到村图书室借阅养殖书籍学习养猪技术;到网上查看养猪视频学习猪的常见病预防知识等。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罗玲俐在不停地摸索中逐渐掌握了简单的养猪技术。

  养猪最担心的就是小猪生病,稍有不慎,可能损失惨重。

  一天夜里,小罗和往常一样睡前去查看猪舍,突然发现一头母猪趴在食槽前动也不动,安静得有些异常。仔细一看,这头猪背部皮肤有些发红甚至变紫,少数毛孔还出现了血点。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不及时诊治,母猪就很危险!她手足无措,急得快哭出来。半夜三更,她不顾家人劝阻,骑上自行车赶往邻村兽医杨池军家。所幸经过杨大夫的诊治,母猪转危为安。

  有了这一次的深刻教训,小罗再也不敢大意,从喂食、防疫等一系列环节都采用严格规范的科学养殖方法,并实行生猪挂牌管理制度,随时留意猪的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她的生猪养殖场走上了正轨。2012年,出栏生猪150头,获纯利润10多万元。

  这只是开始。在小罗看来,创业永无止境。很快,她又给自己确立了下一个目标:猪鱼鸭循环养殖。

  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罗玲俐多方筹措资金,将猪场旁边100多亩水库承包下来,购进1000只蛋鸭,开始了她的生态立体养殖梦:水中养鱼—水上养鸭—水边养猪。鸭粪、猪粪回鱼塘后,不仅减少了投肥,还增加了养鱼的收益。

  这段创业历程,让罗玲俐没少吃苦,不仅体力上付出巨大,精神上也高度紧张。第一批鸭苗刚进回来时,鸭棚还没盖好,为了看好小鸭,她睡了好几天稻草堆。鸭子每天凌晨5点就要喂食,她4点就要起床拌饲料,一袋袋50多公斤的饲料都是她和家人搬,常常几趟下来,两手都磨破了皮。但她还是那句话:“既然已经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

  终于,小罗的生态养殖链带来了“连锁效益”:通过发展猪鱼立体养殖,共养殖母猪30头,年出栏生猪300多头,出售仔猪200多头,产鲜鱼5万多斤,年收入近18万元。

  罗玲俐坚持干在前面、学在前面、示范在前面。在镇相关部门协调下,她主动联系周边多名闲置在家、无技术特长的农民,让他们到自己的猪场、鱼塘打工,并帮助他们发展门前屋后堰塘养鱼、后院养鸭的模式。她不仅利用自身经验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养殖,把自己总结的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还对困难户采取优惠出售苗猪、零利润供应配合饲料等措施给予扶持。

  目前,罗玲俐正积极筹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全村养殖散户集中起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为全村群众开辟一条快速致富的新路子。

  本报通讯员  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