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县三项措施助力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雷钏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进得来、下得去、干得好,湖北省保康县积极创造环境,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搭台设位,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一是结对帮带提能力。建立“传帮带”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乡镇主要领导联系大学生村官,定期与他们交心谈心,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同时,所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或其他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实行一对一帮助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带领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强科学发展和服务群众的本领,使他们尽快从“学堂门”走进“农村门”。同时,加强教育培训补脑,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学习强农惠农政策和各项涉农法律法规,到县内外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帮助他们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二是落实待遇强保障。在经济待遇上,积极落实大学生村官各项福利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在工作期间,除由省、市发放补贴外,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由县财政负担,各乡镇和村也积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给予多种待遇补贴,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发放的补贴并报县委组织部备案。马桥镇中坪村还花费6000多元,专门给大学生村官购买一辆摩托车。在政治待遇上,对群众认可、工作成绩突出的,由县、乡、村三级分别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有才干、有事业心、有较强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报考公务员提供服务,开通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三是严格管理创业绩。开展创业承诺,根据所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让大学生村官和其他村干部一道投身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明确自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创业承诺,真正做到工作有分工,肩上有责任,发展有信心,成长有动力,形成学比赶帮超的互动机制。创新发展载体,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村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让大学生村官独立主抓一项主导产业、独立负责一项项目建设、独立开展一次相关培训、独立处理一件信访案件、独立调处一起矛盾纠纷,让他们在实践中尽快成长。实施“民意测验”,坚持实行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支部联合考核,通过民意调查让群众评价大学生村官,看他们是否正真融入了基层,是否扎实开展了工作,是否赢得了群众认可,是否得到了锻炼提高。(雷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