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市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 年销售160万

来源:浏阳日报 作者:邱伏龙

  一年前,枨冲镇的5名大学生村官,怀着一腔创业激情,东拼西凑自筹了20万元,在张家店村流转土地20亩,全部种上了花木。从此,这5名村民眼中的“娃娃官”开始走上了这条不寻常的创业路。

  不过一年后,也就是这5名“娃娃官”,不仅将创业基地运作得“有模有样”,而且还从刚开始单一的花木种植,扩展到金银花、蔬菜生产等几个领域,并组织成立了归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从之前的5户,增加到如今的64户。一年下来,仅发放给当地农民的劳动工资,就达20多万元。

5名年轻人一腔热血创业

  “喂,你好,哦,你是要买花木哦?好的。”初见枨冲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的负责人王耿,这个平头、戴眼镜、一身80后打扮的小伙子,正忙着与电话那头洽谈业务,说话的口气像一个精明的商人。

  挂断电话后,王耿一扬手机,笑着说:“是湘潭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想要点花木。”追问之下得知,这家公司下的订单不小,金额近70万元,“从去年年底开始,花木销售这块开始步入正轨。”

  不过,在创业之初的王耿等人,可经过了一段煎熬的日子,“刚开始主要是得不到当地村民的认可,土地流转等工作受阻。”王耿介绍,他与枨冲镇另外几名大学生村官廖冰、杨晓玲、袁维、韩正国本来是怀着一腔热血想联合创业,但是没想到刚开了头就遭“一盆冷水”。当他们找到当地村民协商土地入股的时候,村民们因为不看好这几个年轻娃娃,纷纷将他们拒之门外。

  “村民主要是认为这些城里来的孩子,有热情、无经验,所以不愿意跟着他们‘瞎折腾’。”张家店村主任刘继辉介绍,为了能帮这几个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支村两委决定由村干部帮助王耿等人上户做工作,向村民们耐心解释创业目的和前景,直到将20亩土地全部“拿下”。

  不过,创业的艰难还远不止这些,资金问题是其中一个最大的“拦路虎”。“本来我们几个人都是学校毕业不久,自身的积蓄也不多,刚开始的启动资金也多半是通过家庭筹措的。”王耿说,谁知道,刚开始的20万元启动资金,并“不经几下用”。为了确保创业基地的正常运转,王耿心一横,将自己的房子拿到银行做了抵押贷款,才解了一时燃眉之急。

  所幸的是,到去年年底,王耿等人的努力开始见到了成效,先后承接了江西、长沙、浏阳本地多个园林绿化工程。到目前为止,基地已经组织苗木销售近万株,销售金额达160多万元。

创业一年当地农民跟着得实惠

  “我们创业的初衷是‘利归天下,心系农民’。”王耿介绍,他们几个人虽然都是城里长大,但是这些年在农村当“村官”的经历,让他们对农村、农民多了一份感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来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

  张家店村东风组的张继平,家里种了3亩多花木,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加入归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我入这个合作社,主要就是看到他们这几个伢子蛮‘义道’。”张继平回忆说,去年8月份,自己当时并不是合作社社员,但王耿等人找到了他,想到他那里买6000株红檵木、杜鹃苗,价格分别为0.65元/株、0.8元/株,“后来他们跟我结账时,就是按实际价格给我的,而不是像以前一些贩子一样,从中拿0.1元/株的回扣。”也正是这一次的交易,让张继平改变了以前的一些看法,决定跟着王耿等人一起闯市场。事实上,在张家店村,像张继平一样,因为王耿等人的创业基地得到了实惠的还有不少。村民徐新谷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本来从事了8年水果批发生意的商人,仅去年下半年,就因为与王耿等人一起接了一个园林绿化工程,从中获利4万元。

  不过,敢闯敢干的王耿等人,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今年又将油茶、金银花、蔬菜等纳入了基地的种植范围,“现在,我们几个并不是学农的人,都已经将农业作为了第一专业。”对于未来的发展,王耿等人也是信心满满,“我们希望能将合作社打造成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致富增收。”(浏阳日报记者 邱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