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张家彬:专注“蔬菜事业”

来源:江苏网 作者:

3月19日下午,兴化市戴南镇赵家村丰泽蔬菜合作社一栋蔬菜大棚里,合作社理事长、大学生村官张家彬,正和工人一起用小土块为西瓜苗压藤。“让瓜藤朝一个方向延伸,便于打芽、传粉,有利于提高产量。”28岁的张家彬俨然一位农技专家。

  张家彬介绍,棚里的瓜苗是2月份定植的,品种为西瓜中的精品“8424”,5月底即可上市。合作社今年种了16亩大棚西瓜,“这些瓜用不着到市场销售,村里的60多家企业就能全部解决。”

  打造村民的放心菜园

  3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丰泽合作社基地,只见一纵三横的水泥大道两侧田野上,林立着一栋栋钢架大棚。大棚里种了10多个蔬菜品种。“小青菜、韭菜、大蒜、莴苣是时鲜蔬菜,都是当地品种,村民非常喜欢。”张家彬说。

  张家彬老家在河南商丘,2008年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在赵家村担任党总支副书记。赵家村是一个工业强村,村里有63家企业,本村村民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常住人口达1.3万人。“这么庞大的群体,按每人每天消费蔬菜半斤计算,每天需消费蔬菜3吨多。”张家彬说,村里仅有300多亩耕地,村民粗放式种植稻麦,几乎没有蔬菜基地。如果把部分耕地整合起来种蔬菜,既能提高种植效益,又能丰富村民的菜篮子,岂不一举两得。

  可全村没有一个村民愿意承包种植蔬菜,原因是当地村民多数在企业上班,收入都比较高,且他们种蔬菜不在行。

  2009年麦收后,张家彬尝试租种了7亩地,投资1万多元,置办了各类农机具,开始了他的“蔬菜事业”。张家彬的蔬菜基地施农家肥为主,蔬菜都是本地品种,一上市就深受村民青睐,不少人每天到他的田头采购。

  首战告捷,张家彬除了上缴租金、支付用工费用外,半年获益2.3万多元。2011年6月,张家彬和其他几位村干部合股投资130万元,租地100亩,建起64栋大棚,成立了丰泽蔬菜专业合作社。

  赵家村党总支书陈春红说,过去到菜市场买蔬菜还要担心农药残留什么的,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大家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对于工业发达、食堂就餐人员集聚的戴南尤其重要。”兴化市委常委、戴南镇党委书记马元连说,像这样的“菜篮子”基地在戴南要多建几个。

  帮助新戴南人创业

  “没想到,我还能在戴南创业致富。”来自徐州的农民工马景兵说,他租种丰泽合作社的蔬菜大棚,每栋大棚一年只给租金500元,“若是在其他地方土地租金也不够啊。”

  年近50岁的马景兵,多年前和妻子来到赵家村企业务工,由于没有技术,干的都是力气活。去年1月,张家彬与股东们商量,决定出租一部分大棚,给在村里务工的新戴南人种植,马景兵便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徐州的王德志夫妇、王成夫夫妇,以及来自河南的张少帅夫妇。每户10栋大棚。“去年,平均每个棚纯收入5700多元,今年收益可望更多些。”王德志说,他种了10个大棚,比之前夫妻俩打工收入高2倍呢。

  马景兵说,他们租种的大棚,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种植计划、种植品种,并统一使用合作社配给的药肥投入品,不准乱用化肥及药剂。

  “合作社处处为我们着想,西瓜苗市场价要7角钱一株,合作社自己培育,免费提供给我们,仅瓜苗一栋棚就节省了300多元。”马景兵说,这瓜苗是张家彬寒冬腊月睡在大棚里半个多月、用电热技术育出来的。

  张家彬说,今年秋后,合作社将启动二期工程,再租地100亩建设64栋大棚。一方面为更多的有种植意向的新戴南人搭建创业平台,另一方面为戴南人提供更多的放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