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季凤龙:吃亏是福,奉献是乐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他生活拮据,却倾其所有,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读书;他管理着政府车队,亲侄女不幸去世时,家里需要用车,他不肯利用工作之便,坚持自己掏钱租车……季凤龙,现任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老干局局长  24小时随叫随到  丹东市元宝区老干部局管理着370名离退休干部。

  刚上任第二天,季凤龙听说退休干部于月初重病在床,就带上水果、鸡蛋来到了于月初家。此后,工作再忙,他也要抽空去照顾老人。于月初临终前托老伴给区委书记写了一封感谢信:“我真没想到,季局长第一天上任,第二天就来看我,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再次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有这样的局长,是我们的福气呀!感谢区委培养出了季凤龙这样的好干部,使我们感受到区委对老干部的重视和尊重!”

  上任至今,哪位老同志家里有了什么事,作为局长的季凤龙肯定率队第一时间赶到。他所在的老干部局总共3个人,只有他一位男士,凭着在部队20多年练就的汽车驾驶和修理技能,他既当局长又当司机。他给老干部留下手机号码:“只要您有事,我24小时随叫随到。”

  工作多面手  总结“省钱经”

  2004年,季凤龙调入区政府办任副主任,负责机关后勤工作,从此他成了机关的“大管家”。他既当采购员又当厨师,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既当司机又当修理工,给单位节省了大笔经费。

  政府决定开办机关食堂,为让大家7点前吃上早餐, 季凤龙每天凌晨3点就赶到批发市场挑选新鲜蔬菜;为保证菜肴丰富多样,他亲自安排食谱;为降低食堂成本,他下厨和工作人员一起做饭、蒸馒头。6年来,他为食堂节省开支达30万元。政府车辆出现故障,季凤龙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汽车维修技术,小来小去的故障都自己动手,仅此一项,每年为政府节约近10万元。食堂附近下水道堵了,以前都是花钱雇人疏通。自从季凤龙调到政府办后,疏通下水道的钱就一次也没再花过。每半个月他就检查一次,这又为政府节省万余元。他常说:“机关是个大家庭,和住家过日子是一样的,能省一点是一点!”多年来,他为国家节省的施工费、修缮费约200万元。

  倾其所有助贫弱

  贫困学生李涛在接到大连理工大学入学通知书时,因交不起学费被迫要终止求学。这时,季凤龙出现了,他一直资助李涛读完大学。十几年来,季凤龙先后资助了12个像李涛这样的孩子,为了他们,季凤龙几乎倾其所有。

  转业后这十多年,对季凤龙来说,生活十分不易。妻子下岗,女儿读书,刚转业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000余元,这可是一家三口唯一的生活来源。家里一年到头的“主打菜”就是农村老家送来的土豆、辣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季凤龙总是吃最便宜的药。直到2009年,全家三口人仍住在30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在这样的家境里,季凤龙却先后资助贫困战士、下岗职工、困难学生、残疾病人和孤寡老人共200多人,为社会捐款12万余元,捐物1000多件。他常说,吃亏是福,奉献是乐。

  亲人眼里的季凤龙

  22岁的季悦从小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以前,季凤龙在部队时很少回家,转业后忙着工作,对家事管得也少,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季悦说:“小时候,我会嫉妒那些被爸爸喜欢的孩子,但是现在,我以爸爸为荣!”

  季凤龙在政府办工作时,管理着政府的车队。2006年7月,季凤龙的侄女不幸去世了,出殡前他的哥哥求他出一次车。季凤龙说:“哥,我不能这么做,公车私用是违反纪律的,咱还是花钱租一辆吧,这个钱我拿。”悲痛中的哥哥一时无法理解他的做法,临走时扔下了一句气话:“求你这么点事都不行,以后别叫我哥。”每当想起这件事,季凤龙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季凤龙的妻子起初对丈夫的做法也很不理解。后来季凤龙带着她来到那些特困群众的家里。看到一双双渴盼的眼神,听着他们感谢的话语,妻子读懂了丈夫的心,从此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一本从部队带回的《雷锋的故事》,伴随季凤龙整整走过了32个春秋。如今,这本小册子的封面已脱落,但雷锋精神却在他心底扎下了根。“用军人的作风指导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几十年来,季凤龙被周围的人称为“雷锋式的好党员,新时代的活雷锋”。 (晓  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