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黑龙江依兰县道台桥镇永丰村党支部书记朱景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朱景树从1995年起任兰县道台桥镇永丰村党支部书记,到今天已经17个年头了。他说:名字是父亲给起的,自己很喜欢,特别是这个“树”字。在我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之后,我常常琢磨:该做棵什么“树”呢?就自己的愿望来说,我愿做招引凤凰的“梧桐树”,让永丰村富起来的“摇钱树”,使百姓幸福常在的“常青树”。

  永丰村的村民认同朱景树这棵“树”。

  他是“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提起1995年之前的永丰村,当过村小学校长的卜宝泉用四个字来形容:穷,脏,乱,破。穷:集体经济负债110万元,村民种地靠借贷。脏:村中土路坑坑洼洼,人车难行。乱:社会治安乱,村民思想乱。破:破草房直呼扇,破门窗直呱嗒,破厕所掉砖渣,破围墙带豁牙。

  朱景树接下的就是这么一副烂摊子。新官上任,朱景树一下子成了全村1500多口人的指望,但也有人根本不报希望:这么个“鸟儿不筑巢,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要想改变谈何容易!

  希望和失望都没有动摇朱景树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他上任后不久,就召开了村民代表恳谈会,公布了他的“树正气、美环境、创平安、富百姓”的思路。这其中,“树正气”是图变图强的“第一个战役”。

  不是治安混乱、人心不顺吗?那就法制教育、综合治理一齐上。先是清查并收回小开荒和多发包的土地100多公顷,再以机动地的形式公平公开地发包给村民。紧接着,狠抓社会治安——又是签订村规民约,又是制定惩罚措施。朱景树每宿都要起来查岗两三次——检查值班的干部是否漏岗,还亲自拦截了偷盗母猪的三轮车、抓了盗窃村广播站电视解码器的小偷。朱景树每夜查岗,使手脚不干净的人不得不收敛。十几年之后,村里的偷窃现象没了踪影,可朱景树三点前起床围着全村查看却成了习惯。

  朱景树有一股不信邪的狠劲儿。清查土地时有人扬言:“谁敢动我一根垄,我就砍掉他一条腿!”在那些日子,朱景树家隔三差五就被人砸破窗户,他本人还被人用刀砍伤。可他是越挫愈奋:“我就不信,有公理正义在,歪风邪气还能占上风!”他义无反顾地带领班子誓夺治乱的首胜。

  一番整治,换来治安状况大变。昔日村边地因为常被牲畜祸害而没人敢种的现象不见了;大豆收割时因为成铺子的大豆丢失,村民不得不一边收割一边用车往家拉的现象消失了;住在村边的村民放在仓房里的粮食、猪肉失窃的情况永远地成为了历史……

  不是外人一提起永丰村就觉得形象丑陋直撇嘴吗?那就在改变形象上下工夫。朱景树提议成立了篮球队。他要开展“篮球外交”,把篮球队当作永丰的“形象大使”。与县里涉农部门的十几场比赛打下来,大获全胜。有人问朱景树调教球队的秘诀,朱景树一脸的诚恳:“我只是要求小伙子们自强、自信,守纪律、讲团结、有拼劲儿,打出精神风貌,赢得对手的尊敬。”赞誉声从场上延伸到场外,又从篮球队波及到整个村子——朱景树的“篮球外交”收到了预期效果。

  几乎就在“篮球队”向外界传递永丰村重塑形象信息的同时,朱景树趁热打铁,率领全村人开始治理环境、美化村容。清理垃圾,把“脏”字扫地出门、出村;挖护村壕、排水沟,使污水排泄畅通;修路,栽树,种花,让村里村外处处透出美容美貌。变了,变得让人认不出了:山绿了,路平了,一幢幢房屋被鲜花绿树簇拥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类词汇过去只是用来赞美别人的,如今终于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村庄了。

  变化带来了机遇。过去,永丰村啥好事都“抢不上槽”。现如今,好事一件件接踵而来:

  县里的万寿菊厂在全县只设了两个收购站,永丰村就占其一。种万寿菊比种苞米至少增收一倍。万寿菊收购站建到村头,无异于财神爷进了家门!

  哈尔滨风益经贸有限公司投资3400万元在永丰村建设了存栏400头的奶牛场,而且规模还在扩大。省城的大公司在永丰村投资办这么大的奶牛场,不但原来村民废弃的玉米秸秆、稻草等全部被公司收购,使村民增收,还直接促成了白酒厂的上马——延长了产业链。这好事,过去谁敢想啊!

  县里物色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本来没永丰村什么事的,考察人员预选的目标没看上,途中却无意中被永丰村整洁的村貌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索性把永丰村当成了试点。永丰村借“试点”之机,把全村16000延长米的主干道修成了水泥路、把5000延长米的巷路修成了红砖路,实现了村路全部硬化……

  乡亲们心里如明镜一般: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这一个个机会都是朱书记不遗余力地争取来的。就说奶牛场吧,那是朱书记从县里得到信息后,不厌其烦地接连跑了五趟哈尔滨的结果。要不是被朱书记的执著和诚心所打动,人家能跑好几百里地来这穷山沟投资办场?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朱景树就是一棵“梧桐树”,不,准确地说,是朱景树带领干部群众把昔日穷、脏、乱、破的永丰村变成了“梧桐树”,这才引来一只只“凤凰”前来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