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泥浊水中彰显高洁——疏捞工金帮红的执著与坚守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开栏的话
为纪念党的90华诞,本报今天开始陆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特刊、专栏和活动,包括大型深度策划报道、主题特刊、典型报道专栏、党史重大人物重要事件专栏、群众征文专栏和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湖北的伟大实践,报道荆楚大地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美好未来。
今天,首先与广大读者见面的是典型报道专栏《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在这个专栏里,本报将与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报道一大批工作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身边、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图为:金帮红下井疏捞。
望着他劳碌的背影,居民的怨气消散了
站在齐腰深的化粪池里,拿蔑条打通堵点,再用捞勺一瓢瓢舀起粪便。昨日下午,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116号,53岁的疏捞工金帮红重复着最平常的工作。“太吃亏了!”望着他劳碌的背影,居民张大妈捂着鼻子的手松开了,对管道堵塞的怨气早已消散。她跑回家里拿来毛巾和热水,等着金帮红上来。
老城区通道狭窄、地下管网年久失修,射水车派不上用场,疏捞工只能手工作业。两个多小时后,管道通了,围观的居民自发地为金帮红鼓掌。“管道畅通,居民满意,我就心安。”武汉市先进共产党员标兵、汉阳区水务局疏捞班班长金帮红淡淡地说。
30多年的疏捞生涯,天天一身脏臭。金帮红说,“激励我前行的最大动力就是居民的期待!”
脱下潜水服,倒出的汗水湿了一地
汉 阳 区 水 务 局 维 修 热 线84843736与110联动,24小时畅通。晴天,一天也有十几个求助电话。一到雨天,电话铃更是此起彼伏。“群众呼叫就是命令。”电话响过,老金就带着他的队友们,奔波在汉阳的大街小巷,疏通“地下血脉”。
去年6月8日,暴雨侵袭武汉。排水队接到信息,汉阳五荣里社区入口处路面严重积水。早上7点,金帮红带着队员赶到现场一看,路面积水已达半人深了。“赶紧把窨井盖打开!”老金和队员们两人一组,分头探摸马路上的窨井盖。“哗!”路面上的积水迅速形成一个大漩涡,有队员一个踉跄,差点被卷进窨井。为防止行人、车辆掉进去,老金和队员们围在窨井旁,当起了“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雨越来越大,积水情况没有好转。凭着多年的经验,老金判断是出水口堵了,造成流水不畅,必须下井疏通。老金穿好潜水服,戴上安全帽和防毒面具,抓着安全绳索缓缓下滑到管道中。
“遇到暴雨下井清淤的活儿,基本上都是金班长包了,他怕我们年轻人经验不足,有危险。”老金的徒弟李永强清楚地记得,那天,金班长上来时,已被臭气熏得泪流满面,皮肤上起满小红疹。脱下潜水服,倒出的汗水湿了一地。
晚上,当金帮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心酸不已:家里进水,已经没过脚踝,妻儿正拿着脸盆往外舀……
管网复杂,“活地图”战胜“地老鼠”
金帮红工作中不仅吃得苦,还干得巧。“虽然是掏阴沟的脏活、累活,但要干好却不容易。”汉阳区水务局党委书记王辉友说,金帮红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凭着一股好钻研的劲头,加上3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他已成为汉阳地下管网的“活地图”,还发明了新型疏捞工具20多种。
金帮红在水务疏捞界很有名,来自黄石、黄冈、京山等地的同行们专程来汉“取经”。每次有人来学习,同事们都会讲一个“活地图”战胜“地老鼠”的故事。
2007年,为减少疏捞职工的工作难度,水务局准备引进德国生产的管道疏通机器人“地老鼠”。按安排,“地老鼠”要下到管网里一试身手。可没想到,“地老鼠”进入下水道后不久,便不见了踪影。有人提议,赶快向老金求援!
来到现场,老金瞅了瞅,很快就确定“地老鼠”可能迷路的位置。稍后,他用几根常用的竹签子,探到了“水土不服”的“地老鼠”。德国专家事后解释,汉阳的下水管网太复杂,机器人迷路了。
在场的社区居民都说,金班长当然比机器人厉害啦,汉阳数百公里下水管网,都装在他的脑子里呢。
“疏捞平时不起眼,但一旦清淘不及时造成满溢,老百姓心里比啥都着急。”老金憨憨地笑着说,“我们平时多动动脑筋,干起活就快,群众就不会那么着急了。”(记者 刘娜 通讯员 何光 陈岚)
为纪念党的90华诞,本报今天开始陆续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特刊、专栏和活动,包括大型深度策划报道、主题特刊、典型报道专栏、党史重大人物重要事件专栏、群众征文专栏和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湖北的伟大实践,报道荆楚大地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激励全省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省委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美好未来。
今天,首先与广大读者见面的是典型报道专栏《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在这个专栏里,本报将与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报道一大批工作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身边、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望着他劳碌的背影,居民的怨气消散了
站在齐腰深的化粪池里,拿蔑条打通堵点,再用捞勺一瓢瓢舀起粪便。昨日下午,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116号,53岁的疏捞工金帮红重复着最平常的工作。“太吃亏了!”望着他劳碌的背影,居民张大妈捂着鼻子的手松开了,对管道堵塞的怨气早已消散。她跑回家里拿来毛巾和热水,等着金帮红上来。
老城区通道狭窄、地下管网年久失修,射水车派不上用场,疏捞工只能手工作业。两个多小时后,管道通了,围观的居民自发地为金帮红鼓掌。“管道畅通,居民满意,我就心安。”武汉市先进共产党员标兵、汉阳区水务局疏捞班班长金帮红淡淡地说。
30多年的疏捞生涯,天天一身脏臭。金帮红说,“激励我前行的最大动力就是居民的期待!”
脱下潜水服,倒出的汗水湿了一地
汉 阳 区 水 务 局 维 修 热 线84843736与110联动,24小时畅通。晴天,一天也有十几个求助电话。一到雨天,电话铃更是此起彼伏。“群众呼叫就是命令。”电话响过,老金就带着他的队友们,奔波在汉阳的大街小巷,疏通“地下血脉”。
去年6月8日,暴雨侵袭武汉。排水队接到信息,汉阳五荣里社区入口处路面严重积水。早上7点,金帮红带着队员赶到现场一看,路面积水已达半人深了。“赶紧把窨井盖打开!”老金和队员们两人一组,分头探摸马路上的窨井盖。“哗!”路面上的积水迅速形成一个大漩涡,有队员一个踉跄,差点被卷进窨井。为防止行人、车辆掉进去,老金和队员们围在窨井旁,当起了“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雨越来越大,积水情况没有好转。凭着多年的经验,老金判断是出水口堵了,造成流水不畅,必须下井疏通。老金穿好潜水服,戴上安全帽和防毒面具,抓着安全绳索缓缓下滑到管道中。
“遇到暴雨下井清淤的活儿,基本上都是金班长包了,他怕我们年轻人经验不足,有危险。”老金的徒弟李永强清楚地记得,那天,金班长上来时,已被臭气熏得泪流满面,皮肤上起满小红疹。脱下潜水服,倒出的汗水湿了一地。
晚上,当金帮红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心酸不已:家里进水,已经没过脚踝,妻儿正拿着脸盆往外舀……
管网复杂,“活地图”战胜“地老鼠”
金帮红工作中不仅吃得苦,还干得巧。“虽然是掏阴沟的脏活、累活,但要干好却不容易。”汉阳区水务局党委书记王辉友说,金帮红虽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凭着一股好钻研的劲头,加上3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他已成为汉阳地下管网的“活地图”,还发明了新型疏捞工具20多种。
金帮红在水务疏捞界很有名,来自黄石、黄冈、京山等地的同行们专程来汉“取经”。每次有人来学习,同事们都会讲一个“活地图”战胜“地老鼠”的故事。
2007年,为减少疏捞职工的工作难度,水务局准备引进德国生产的管道疏通机器人“地老鼠”。按安排,“地老鼠”要下到管网里一试身手。可没想到,“地老鼠”进入下水道后不久,便不见了踪影。有人提议,赶快向老金求援!
来到现场,老金瞅了瞅,很快就确定“地老鼠”可能迷路的位置。稍后,他用几根常用的竹签子,探到了“水土不服”的“地老鼠”。德国专家事后解释,汉阳的下水管网太复杂,机器人迷路了。
在场的社区居民都说,金班长当然比机器人厉害啦,汉阳数百公里下水管网,都装在他的脑子里呢。
“疏捞平时不起眼,但一旦清淘不及时造成满溢,老百姓心里比啥都着急。”老金憨憨地笑着说,“我们平时多动动脑筋,干起活就快,群众就不会那么着急了。”(记者 刘娜 通讯员 何光 陈岚)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