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狮子山区: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固本强基”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工作者。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数量、质量、实力、机制、规范”上求突破,抓调整配套,抓教育培训,抓措施激励,抓规范管理,努力提升村级干部队伍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精简“两委”职数。通过加快农村配套改革,统一村组干部岗位设置,推动村级干部结构的优化,精简村“两委”班子职数,根据全区13个村级组织工作状况,规定3000人规模的村保留村组干部5—7人,推行干部交叉任职,村一般干部均分别兼任村民小组长或村级共青团、民兵组织、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负责人。同时,全面实行村帐镇管,村只设报帐员,既精简了村干部职数,又有效提高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提高村干素质。一是选准带头人,以 “有文化”、“讲爱心”、“高本领”、“重品行”为抓手,不断强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转变选人标准,由“老实听话、工作稳定”转变到“能力高、本领强、能带领村民致富”上来,选拔“经济能人型”村支书。二是拓宽视野,扩大干部选用范围,积极推行机关干部下村任职,大中专毕业生到村挂职,村干部异地任职等做法,从高素质群体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全区13个行政村,有12个行政村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与此同时,在开展农村“小学教”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农村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壮大集体经济。围绕农村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招商、农业产业化经营、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重点,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鉴于目前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三项资金”减少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来的影响,区委、区政府加大对农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力度,在全区测算确定一个村级收入基本数额,对于达不到基本收入数的村给予补贴,确保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2010年全区对农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100余万元,解决干部报酬偏低、养老保险后顾之忧,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稳定。

  健全激励机制。出台《狮子山区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离职补贴)“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实现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工作职业化”的目标。一是实行工资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确定工资正常增长幅度。根据区财政和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每年上调一次村干部工资,确保村干部工资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目前全区75名村两委干部月基本工资报酬已全部实行打卡发放。二是实行养老保险、离退职补助和医疗保险保障机制。为村“两委”干部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在每月缴纳的保险费,由区财政、乡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区财政承担40%,个人、乡镇、村各承担20%;离职村干部补贴标准以村干部连续任职年限、职务级别、年度目标考核等为依据,补贴费用由区、乡镇、村共同承担,其中区财政承担40%,乡镇、村各承担30%。;村干部医疗保险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起,村干部在职期间,合作医疗费用个人承担部分由区镇财政给予补贴。

  规范履职行为。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议事制度、村“两委”定期述职制度、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诫勉制度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促进各村组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健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保证各项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促使村级组织和村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办实事上。(仇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