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设立"首问责任制":党员走下去 需求带上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走进上海闸北区北站街道三生居委会海联公寓,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小区面貌整洁舒适,与原本各类自行车、助动车和小轿车见缝插针乱占路的杂乱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三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毛金凤说,这得归功于街道在居民区里设立的“首问责任制”,通过社区党员挨家挨户走访居民,把居民的需求带上来,并帮助街道共同协调解决,“居民们形象地称其为‘问暖工程’”。目前,这一制度已在街道层面实现了全覆盖。
作为闸北区内二级旧里最集中的社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与老百姓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渴求形成强烈落差,也给北站街道的社区管理带来极大难度。近三年来,街道通过旧区改造改善社区环境的同时,在尚来不及改造的社区内,充分调动居民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积极性,从以往被动等待居民上门反映问题,转变为主动上门听取意见。
“海联公寓的停车难,正是党总支在走访居民过程中及时‘捕捉’到的信息。”毛金凤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居民的出行、安居难处后,他们牵头请来物业、居民代表,请大家想办法、出点子。
为了让老百姓的需求及时“上来”,北站街道采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动找党支部书记谈心、党支部书记找党员谈心、党员找楼组长谈心、楼组长找居民谈心的方式,汇总居民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三生居委会,还调动起整个小区275名党员的力量,与3886名居民一一结对。除了上门“问暖”,居民区党总支将每周五设定为“党员接待日”,社区党员在居委会里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成功处理居民反映的各类矛盾200余件。
党员走下去排摸出的老百姓“急难愁”,也是街道各项工作推进的最佳切入点。去年,北站街道对各小区的“问暖工程”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通过摸底情况反映发现,居民的需求大多数集中在环境卫生、物业管理,以及小区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站街道陆续开展“平路工程”、“家园行动”等各类惠民行动。
今年,北站街道党工委还通过各居民区党总支发出了《致全体在职党员的公开信》,号召社区里的全体在职党员积极认领社区服务“岗位”。 (记者 谈燕 通讯员 金琳)
作为闸北区内二级旧里最集中的社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与老百姓对改善居住环境的渴求形成强烈落差,也给北站街道的社区管理带来极大难度。近三年来,街道通过旧区改造改善社区环境的同时,在尚来不及改造的社区内,充分调动居民区党组织和社区党员的积极性,从以往被动等待居民上门反映问题,转变为主动上门听取意见。
“海联公寓的停车难,正是党总支在走访居民过程中及时‘捕捉’到的信息。”毛金凤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居民的出行、安居难处后,他们牵头请来物业、居民代表,请大家想办法、出点子。
为了让老百姓的需求及时“上来”,北站街道采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动找党支部书记谈心、党支部书记找党员谈心、党员找楼组长谈心、楼组长找居民谈心的方式,汇总居民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三生居委会,还调动起整个小区275名党员的力量,与3886名居民一一结对。除了上门“问暖”,居民区党总支将每周五设定为“党员接待日”,社区党员在居委会里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成功处理居民反映的各类矛盾200余件。
党员走下去排摸出的老百姓“急难愁”,也是街道各项工作推进的最佳切入点。去年,北站街道对各小区的“问暖工程”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通过摸底情况反映发现,居民的需求大多数集中在环境卫生、物业管理,以及小区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站街道陆续开展“平路工程”、“家园行动”等各类惠民行动。
今年,北站街道党工委还通过各居民区党总支发出了《致全体在职党员的公开信》,号召社区里的全体在职党员积极认领社区服务“岗位”。 (记者 谈燕 通讯员 金琳)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