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申论命题 对现实问题考查凸显个性化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admin
在近年的申论命题中,对现实问题的考查凸显“个性化”特点。
一.给定资料中的现实问题更具“个性化”
毫无疑问,国家、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申论考试,均考查重要的现实问题。但是前些年涉及的,大多是比较宽泛、比较笼统的现实问题,如国家申论考试中出现的“生产安全”、“农村农民问题”等。但是,近几年申论试题直接涉及的现实问题有“个性化”的趋势,即从一个比较具体的现象、事件或问题入手,来进行考查。如:国家2007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土地问题”;2008年考查的是“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考查的是“粮食安全”、“产业转型”问题;北京市2007年应届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分别考查的是“听证会”和“北京街头摊贩管理”问题;山西、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2006年申论试题考查的问题分别是“经济适用房”、“证人不愿作证”、“车辆超载”、“虚假广告”、“无偿献血”、等;山东省2008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感恩”问题;江西省2009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此等等,大多考查“个性化”较强的现实问题。
二.对“原因”的考查更具“个性化”
前些年申论试题在考查“原因”时,往往考查所考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近几年,有些地方的试题,则注重考查某个“个性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北京市2006年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相关信息,试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很明显,该题要求分析划线部分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北京市2007年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 “上述材料涉及到我们过去城市摊贩管理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该题要求分析我们过去城市摊贩管理中一些错误做法的主要原因。山东省2006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是非在心口难开’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一种精神的缺失,请你就此及其因由进行评述。”该试题中要求评述“是非在心口难开”的“原因”,即是对“原因”的个性化考查。山东省2007年的申论试题第三题:“……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因素。”可见,该题要求“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因素”,“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考查。
再如,山西省2006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概括出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该题不单要求概括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而且要求概括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经济适用房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其各自的原因。这里,考查各问题的“原因”,其“个性化”色彩更为鲜明。
三.对“对策”的考查更具“个性化”
在前些年的申论试题中,一般要求就给定资料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对策。但在近几年,绝大多数申论试题要求就资料中的某个“个性化”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措施和建议。如:北京市2006年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材料中的‘普宝事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假如你是上级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请提出你对协调各方,处理该事件的具体意见。”很明显,该题要求提出解决处理具体事件的措施。国家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的第1题:“‘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可见,该题要求对极具“个性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国家2008年的申论试题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从给定资料9、10中我们发现,两个资料的基本内容是水电开发的教训和经验,讲的是开发中不同的举措。所以,要从这两个资料中分析“启示”,实际上就是要求从水电开发的教训和经验中,分析出搞好水电开发的正确对策。该题本质上是要求就“个性化”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再如,江西省2007年申论试题第三题:“‘给定资料6’提到了‘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请结合‘给定资料6’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该题要求的“请结合‘给定资料6’”和“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使该题的“个性化”更为突出。天津市2007年上半年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第三题:“请你以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就如何杜绝‘民怨工程’,提出对策建议。”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预防职务犯罪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由上述可见,近年申论的命题,个性化的特点愈来愈明显,务请考生留意。
一.给定资料中的现实问题更具“个性化”
毫无疑问,国家、北京市及全国各地的申论考试,均考查重要的现实问题。但是前些年涉及的,大多是比较宽泛、比较笼统的现实问题,如国家申论考试中出现的“生产安全”、“农村农民问题”等。但是,近几年申论试题直接涉及的现实问题有“个性化”的趋势,即从一个比较具体的现象、事件或问题入手,来进行考查。如:国家2007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土地问题”;2008年考查的是“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考查的是“粮食安全”、“产业转型”问题;北京市2007年应届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题,分别考查的是“听证会”和“北京街头摊贩管理”问题;山西、山东、广东、广西、贵州等省,2006年申论试题考查的问题分别是“经济适用房”、“证人不愿作证”、“车辆超载”、“虚假广告”、“无偿献血”、等;山东省2008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感恩”问题;江西省2009年的申论试题考查的是“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此等等,大多考查“个性化”较强的现实问题。
二.对“原因”的考查更具“个性化”
前些年申论试题在考查“原因”时,往往考查所考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近几年,有些地方的试题,则注重考查某个“个性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北京市2006年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相关信息,试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很明显,该题要求分析划线部分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北京市2007年社会在职人员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 “上述材料涉及到我们过去城市摊贩管理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该题要求分析我们过去城市摊贩管理中一些错误做法的主要原因。山东省2006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是非在心口难开’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一种精神的缺失,请你就此及其因由进行评述。”该试题中要求评述“是非在心口难开”的“原因”,即是对“原因”的个性化考查。山东省2007年的申论试题第三题:“……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因素。”可见,该题要求“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因素”,“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考查。
再如,山西省2006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用不超过400字的篇幅,概括出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该题不单要求概括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而且要求概括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对给定资料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经济适用房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其各自的原因。这里,考查各问题的“原因”,其“个性化”色彩更为鲜明。
三.对“对策”的考查更具“个性化”
在前些年的申论试题中,一般要求就给定资料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对策。但在近几年,绝大多数申论试题要求就资料中的某个“个性化”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措施和建议。如:北京市2006年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二题:“材料中的‘普宝事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假如你是上级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请提出你对协调各方,处理该事件的具体意见。”很明显,该题要求提出解决处理具体事件的措施。国家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四题的第1题:“‘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可见,该题要求对极具“个性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国家2008年的申论试题第二题:“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从给定资料9、10中我们发现,两个资料的基本内容是水电开发的教训和经验,讲的是开发中不同的举措。所以,要从这两个资料中分析“启示”,实际上就是要求从水电开发的教训和经验中,分析出搞好水电开发的正确对策。该题本质上是要求就“个性化”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再如,江西省2007年申论试题第三题:“‘给定资料6’提到了‘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请结合‘给定资料6’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该题要求的“请结合‘给定资料6’”和“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使该题的“个性化”更为突出。天津市2007年上半年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的申论试题第三题:“请你以一个公务员的身份,就如何杜绝‘民怨工程’,提出对策建议。”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预防职务犯罪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由上述可见,近年申论的命题,个性化的特点愈来愈明显,务请考生留意。
延伸阅读:
- 每日时评:问题月饼凸显三大月饼问题 (2009-10-10)
- 2010年公务员申论备考辅导:“个性问题的对策”地位凸显 (2009-09-11)
- 申论热点:建筑质量问题 (2009-10-27)
- 2010年公务员申论辅导:分析问题三大法宝 (2009-10-27)
- 申论热点:交通安全问题 (2009-10-15)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