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辅导系列一:正确定位准公务员角色 申论答题摆正心态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许铭桂
  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从本质上讲,它是针对当前存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模拟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工作思路、立场角度,依照特定的公文写作风格,针对给定的材料来完成具体要求的测试。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许铭桂博士指出既然是模拟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树立“准公务员”意识。

  一、在考试中公务员角色定位的原则要求

  许铭桂老师告诉广大考生公务员角色定位在考试中有几点原则要求。

  首先,立论要高:要从全局的观念、国家的角度、主流的思想来思考问题。比如,2007年的土地征用,国家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就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管理,也就是科学发展,土地的科学发展统筹。2008年的水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要科学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考生可换一个角度思考土地征用问题或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即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从当前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的角度出发,不难得出:要科学统筹环境与发展的结论。

  其次,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心到边缘、从主要到次要、以小见大、由表及里。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有层次性。比如说2007年讲土地是命脉,考生可采用如下结构来论述:一是讲当前土地征用的整体情况;二是讲主要存在的问题;三是讲土地是维持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命脉。在表述重要性的时候要升级,先讲农民层次的命脉,然后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稳定的经济命脉,这就升格到农村来了。再往上升,是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命脉,又提升一个档次。接下来再往上升,这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命脉。论述重要性的时候一定是从低往高。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加大监管力度或者转变政府职能;最后才是加大对广大公民的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从政府再到个体。知鸟教育提醒考生,如果大家在分析和论述时都能做到从结构层层推进、语言表述流畅,就有可能使文章获得阅卷老师的肯定。

  第三,措施可行:循序渐进、可行性、操作性(立即停止、马上采取、彻底关闭等等),注意创新。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许铭桂博士向大家举了个例子说明: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用得比较多的词是“比较完善、持续增加、比较健全、继续减少、普遍提高、基本稳定、较大改善、进一步好转”,都是很中性很保守的表述,不敢说大。想想从执政党从国家的角度,用的都是这种词汇,这就是写申论可以出现的字眼。

  二、公务员角色定位的能力培养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提出如何才能树立“准公务员”思考、作答意识呢?

  一般认为,“准公务员”行为必须参照公务员的标准来进行管理,在平时必须认真学习和培养以下四种素质与能力。

  (一)政治鉴别能力

  1、 简言之,就是政治上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是国家公务员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是大非问题并不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的,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政治鉴别力,就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政治鉴别力必须以政治敏锐性为前提。政治敏锐性,就是在政治问题上有见微知著的眼光,即善于抓住萌芽,洞察本质,判明利害,把握趋势,并据此确定应取的态度和对策。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是讲政治的能力,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在实践上的表现。

  2.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方法

  1)增强政治意识。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真正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我们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靠社会主义不断取得胜利的事实和实践教育人们,另一方面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只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才能敏锐分辨各种错误思想和政治倾向,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

  2)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有一个政治立场问题,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就不能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3)树立鲜明正确的政治观点。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鲜明的正确的政治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毛泽东思想的观点、邓小平理论的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观点,这是我们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依法行政能力

  1.依法行政的含义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基本涵义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依法行政是对整个国家行政活动而言的,它要求一切抽象的与具体的行政行为都要遵循法律。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反映市场经济对政府活动的客观要求。    

  2.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3)程序正当。法律的正义只有通过正义的程序得到实现。公正的程序是正确选择和适用法律,从而也是体现法律正义的根本保证。依法行政的核心与实质,是指依行政程序法行政。  

  (4)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6)权责统一。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以行政权力,是要求行政机关运用它去履行职能,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否则就没有必要授予其权力。  

  3.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要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主体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不能把行政主体本身的依法行政排除在外,否则依法行政将失去基础。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权的具体实施者,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方有效。。

  (2)要准确把握依法行政对行政执法的要求

  行政执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做出。行政执法是执行法律的活动,这种性质要求行政机关不能自己给自己授权,而只能在法律授权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执法行为应公平、合理。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大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立法意图和精神实质。  

  行政执法活动应公开。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公开是制止自由裁量权专横行使最有效的武器。

  行政执法应讲求效率。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关于各办事环节的期限的规定,及时处理行政管理事务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使行政权力及时得到有效运用,同时也可以对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及时实现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三)公共服务能力

  1.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国家公务员要诚实为民,守信立政,当好人民公仆。公务员要当好人民公仆,关键是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诚实为民。

  2.增强公共服务理念,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公共行政的范畴取决于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公共需求,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公共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中,行政的内涵与外延因而具有相应的阶段性与变动性。  

  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府义务的积极化。伴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公共领域的拓宽,单纯的“公共权力”已无法包容所有的行政职能,起而代之的是“公共服务”的理念。  

  公共服务意味着行政规则的服务化。公共服务理念的确立,使得政府在原有权力行为之外,更多地实施非权力性的服务行为,旨在对政府的社会职能进行组织,规范、调整政府大量的非权力性的行为。

  公共服务意味着政府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在传统的行政理念中,行政意味着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其特征是行政行为的单方性、命令性和强制性,并表现为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具有单方意志属性的权力行为,这种行政方式被称为规制行政。

  (四)调查研究能力

  1.深入调查研究是各级公务员的一种基本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是各级公务员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谓调查研究,就是通过深入实际等形式,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基本的和现代的科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从中得到规律性地认识。  

  2.调查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对科长搞好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的基础和起点。合理确定调查研究任务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前提,科学地设计调查研究方案是保证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组建合格的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研究任务的基本保证。  

  调查阶段。调查阶段是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这个方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研究方案中选定的调查研究方式、方法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实地调查结束后,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鉴别整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研究。  

  总结阶段。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总结调查研究工作,评估调查研究成果的全过程。

  调查研究的上述四个阶段,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转化过程。这一科学程序,是根据调查研究活动的客观规律制定出来的工作步骤,是调查研究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

  知鸟教育辅导专家许铭桂老师指出,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上述的四个能力,切忌以学生的心态和身份去参加考试,要时时将自己放在公务员的高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去思考,而不拘泥于表面。这样才能在申论测验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