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中国教训”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伊人安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对于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经验”包括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市场经济以及发展经济不动摇等等。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实现更好、更快、更长时间的发展。


  大致看,“中国教训”至少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G D P至上问题。在盲目追求GDP高增长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害的东西。其一,GDP的“含血量”有时过高。其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其三,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不平衡发展问题。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不能同城市发展同日而语、西部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结构发展明显滞后,它所带来的,是社会层面难以对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安全运行的社会环境。


  第三,社会不公问题。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象已经比较突出:基尼系数明显超出正常区间,城乡差距差不多是世界第一,区域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行业之间差距现象明显。另外,社会不公现象还表现为:劳动者收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遭受种种不公正的对待;社会歧视现象明显;等等。社会不公现象会使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出现偏差,会使利益协调机制明显失衡,同时还会使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降低,进而会对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四,民生问题。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公共卫生步履艰难、住房保障几乎是空白。于是,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一是收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增长,二是已有储蓄当中的不小部分要用于未来的自我保障、子女上学等等开支。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不仅是共享理念的难以实现,而且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直接的不利影响。


  第五,公共财政的投向问题。“看得见的手”甚至变成了一只“闲不住的手”。大量的公共投入用于“铁公机”(即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高档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豪华公共工程的建设,而真正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世界各国中排在后列。这一方面使得我们国家的民生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对于消费内需拉动也无法起到应有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还会拉大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