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千万资金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实验区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6月16日,记者在四川省阆中市沙溪金鼓村大学生创业园看到:大棚林立,瓜果飘香,基础建设,如火如荼,从该市遴选的20多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正汇聚在这里创业,好一派现代农庄的胜景。四川省阆中市在引导大学生村官创业中,将党的建设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强力推进“大学生村官集中创业示范园”建设,把创业园作为“实验区”和“孵化器”,培育出一批既能吃苦创业、又深刻认识农村情况的大学生村官,创建大学生村官集中创业示范园,在国内尚属首次。

  “农村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把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融为一体,主要是为大学生村官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这里尝试创业的乐趣,增加创业的经历和才干,既促进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又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锻炼出一支能干的大学社村官队伍做贡献!”阆中市委书记蒲芝龙这样说道。

  据阆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鹤介绍:自2007年“一村一大(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作为县级市的四川阆中,共选聘大学生村官248人。而放眼全国,大学生村官已有20万名。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后,都想报考公务员,其实这是座独木桥,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都报考公务员,非常不现实。拿阆中市来说,2009年全市招录公务员的名额仅仅8名,同时自2007年以来,全市也只有18名大学生村官考取了公务员。中央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五条出路(报考公务员、进入村干部队伍、自主创业、另行择业、深造)中,创业是一条重要出路。但农村创业风险很高,大学生村官如果创业失败,住往会导致个人“毁誉参半”:不仅投入创业的钱损失了,而且“名”也失去了,还会受到老百姓的嘲笑:还是个堂堂的大学生呢,做点事还失败了。在探索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实践中,阆中市将党的建设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强力推进“大学生村官集中创业示范园”建设:以示范园为载体、为平台,从项目、资金、政策等诸方面帮扶、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

  阆中市整合财政投入以及水利、交通、农村能源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近3000万元,在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的沙溪办事处金鼓村、青山包村等地集中连片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园区根据产业布局规划了畜牧、水产、大棚蔬菜、花卉苗圃、农家乐等5个专业园区共计1000余亩。根据大学生村官的经济能力、发展意向、专业特长等,阆中首批遴选了26名大学生村官入园创业,采取入股领办、独立创办、合伙联办等方式创业。

  针对大学生村官首次创业缺资金、技术、经验、社会资源等,阆中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建立起一套“孵化机制”:每个创业项目分别安排1名农、林、牧、水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每个项目指定1名市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点联系,负责协调项目资金、人才、技术;每个项目确定1个市级部门跟踪帮扶,帮扶资金比例不低于创业项目总投资的30%。金融部门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贷款支持,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出资20多万元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地方财政、税务部门对园区创业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和税费优惠。在大学生村官创业中,阆中市特别突出党建,把党组织建在了产业项目上,以党建引领创业。以园区管理办公室为阵地,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党支部,下设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等5个党小组。以支部为核心,吸收当地的党员创业明星和创业成功人士为支部特聘代表,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对子,开展“一带一、一帮一”活动。

  “通过创业园这个载体,把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村官集聚起来共同发展,也有利于抵御市场风险。采取“基地+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不仅放大了创业效应,更有利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阆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鹤说,“我们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园的初衷不在于让这些大学生村官在这里能够创造多少财富,主要是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块试验田,为他们出发前断奶期积累经验和财富,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与农村现实实现成功对接!”

  “我们栽种的主要是大棚辣椒、礼品西瓜和部分露天西瓜。预计辣椒的产量为1万斤,预先就与附近的豆瓣厂联系好了销路。栽种的露天西瓜由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技术,预计产量在1万斤,在销售时我们准备自己销售,争取创造更多的利润!”在产业园创业的五马乡大学生村官王勇说。现任阆中市五马乡长乐村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王勇,不仅在创业园内同几个伙伴一起合伙搞大棚蔬菜种植集中创业,还独自在自己任职的村里,同农民合作种起了西瓜、沙参共30多亩,并初见成效,不到一年时间赚了几万元。桥楼乡南山村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杜松则是铁了心要在农村创业,作出一番作为。他目前租了村民2亩地,借贷4万元,在村子里建起了4个蔬菜大棚。杜松告诉记者,他没有想过服务期满后报考公务员,目前一门心思想的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带领当地农民扩大大棚蔬菜的规模,再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有自己的事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阆中的大学生村官虽然创业的时间不长,许多人还处在探索阶段,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他们通过与农民和技术人员实干劳动,成天与泥土打交道,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李春梅、胡春柳等8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一个团队,在创业内园搞大棚蔬菜,集中创业。李春梅入园创业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从平整土地,再到购买种子、种植、最后到销售,一切环节都要靠我们自己主动去干。而过去读书和在乡镇工作时,多是不安排不做事,三等四靠”。胡春柳则领悟到什么叫“团队”,“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团队意识较差,刚开始种植时,这个人说种这个,那个人说种那个,如果争论下去,一年完了,还不知道种啥。后来通过讨论投票,决定种植的品种。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意识到了,不要老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事要靠大家同心协力。”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则在创业过程中加深了对“三农”的认识,希望这段经历能帮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群众。

  随着阆中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创建以来,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高涨,已辐射带动了全市125名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活动。除在集中创业园内创业外,大学生村官们还纷纷在各乡镇就近创业,建立了73个创业基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有很富哦顾虑:一是资金难。大学生村官刚毕业不久,积蓄不多,而且许多大学生村官的家里人并不支持他们在农村创业。二是抗风险能力差。受气候、市场等因素的影响,种养殖的风险性本身较高,而大学生村官的抗风险能力又差,许多大学生村官担心创业失败,会影响到当地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甚至影响到农村产业的推广。三是缺乏经验,特别是缺乏管理经验。王勇在自己的任职的长乐村同农民合作搞西瓜、沙参种植,他告诉记者,在创业实践中,同自己合作的农民刚开始告诉他,作物亩产1000斤,几天后说一部分烂了,亩产只有800斤,再过几天说只有600斤,这说明自己最缺乏的是管理能力。

  同时阆中市的大学生村官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基金”。李春梅、王勇等大学生村官建议说,如同国家扶持农民种养殖出台的生猪保险、经济作物保险一样,针对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出台“创业风险基金”,这样大学生村官创业起来底气足一些。

  二是加强创业指导、学习培训。许多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沾边,希望政府加强对他们的创业项目指导,学习培训。

  让大学生村官在广袤的田野上展示才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泥土,收获春华秋实的芬芳,让他们在基层发挥才能、磨砺意志,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在创业园区的田间地头,阆中的大学生村官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绘织理想,奉献青春,体味着创业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