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大英县 大学生村官 “抱团”创业记

来源:四川新闻网遂宁频道综合 作者:李杰强 颜朝辉
  5月20日早上8点,火红的太阳已经爬上了山头。大英县通仙乡高山村一片绿油油的山头上,村党支部书记王静正和一组组长杨大春商量给花椒苗施肥除草的事情。
 
  从去年底开始规划,到今年3月种下树苗,120亩的花椒苗现在已经高过了人的膝盖。作为通仙乡7名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的青花椒集体创业实验基地,眼前的小树苗将在3年后变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山高坡多,地处偏远的高山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在籍人口一千余人,常住的仅三分之一,而且大多是无法外出打工的老年人和孩子。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土地撂荒现象的大量出现。
 
  2014年底,在通仙乡当了7年村官的王静高票当选为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改善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致富”,这是王静参加选举时对村民作出的承诺。上任后,王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盘点村里的撂荒地。
 
  年轻人留不住,老年人出不去。高山村要解决的岂止是撂荒地,还有剩下来的“高龄农民”的“就业”问题。
 
  想要在地里刨出“金疙瘩”,按照过去的方式肯定行不通。王静首先想到的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农业模式,通过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走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通仙乡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大力放活土地经营权,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乡花椒、核桃、竹子、竹柳四大生态产业板块已具雏形。其中,花椒产业历史较久,品牌较为成熟,为乡域主导产业。
 
  早在几年前,高山村的一些农户便开始种植青花椒。随着仙丰农牧有限公司的入驻,一个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花椒产业化发展模式开始在通仙乡推行。如今,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已经结出了硕果。
 
  2014年,青花椒的市场价达到12元一斤。看到逐年攀升的青花椒价格,王静计上心头。调研、规划,在王静的游说下,通仙乡其他6名大学生村官加入了她的“致富计划”。
 
  今年,大学生村官的青花椒集体创业实验基地“落户”高山村。基地以大学生村官集体投资,共同管理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吸纳“高龄农民”为“农业工人”,实现青花椒的规模化种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运用,并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乡域内的规模效应。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可以拿租金,到基地当“农业工人”,还能在地里种植矮秆作物,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
 
  花椒苗已栽下,如何管理成为头等大事。村官们“就地取材”,请来村组组长当起“人事经理”。这些组长熟悉村务,有很多自己就栽有花椒树,请他们不仅等于请到了有经验的老师,还省掉了用工时四处找人的麻烦。
 
  施肥、除草、打虫……一到管理的时间节点,包括王静在内的7名通仙乡大学生村官都会出现在村里,给“人事经理”布置“任务”。“人事经理”则根据掌握的情况,立马联系“农业工人”前来“上班”。
 
  组长们的强大执行力让基地运转十分顺利,也让“农业工人”尝到了甜头。村民廖朝秀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刚在基地里领到了一千多块的“工资”。平时务农,闲时打工,以往指望着子女寄钱回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零花钱”了。
 
  基地的成功运行更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们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下半年,他们还将发展农户种植100亩核桃,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通仙乡,除了“抱团”发展外,这些扎根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有的以合办,有的以独立投资的方式,将自身创业与村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目前,7名大学生村官已创办3个实体经济,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制造业。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通仙乡党委、政府从管理、培训等关键环节入手,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和交流,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快速成长和更好地发展。
 
  记者感言
 
  “喝水不忘打井人,创业莫忘百姓恩”,这是7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初衷。从飞出山村的“凤凰”,到回归山村的“太阳”,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发光发热,通仙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乡党委书记岳宁表示,多年来,通仙乡通过严格监督管理,注重选拔使用,推动有序流转,促进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大学生村官们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带领、帮助群众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门路,也成为建设美丽新村的一条新路。农村的小天地,成长的大舞台,大学生村官创业奏响的“青春之歌”终将响彻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