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村官杨峰:“绣”出山村美好未来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冯璐 张依明
  2009年9月,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杨峰背着双肩包,提着行李箱,怀着一颗忐忑而又茫然的心,来到勉县茶店镇余家湾村,走上"大学生村官"岗位。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峦,以及村"两委"干部的热情欢迎,犹如山里的炭火烤得杨峰心里暖暖的,他决心为这真挚而又热切的笑容好好干一场!

  (一)

  余家湾村地处勉县最西端,依山傍水,但经济发展滞后。走访中,杨峰发现群众发展经济和创业致富的愿望强烈,但受思想束缚、资金困扰,以及缺少适合的创业项目等,群众对自主创业存在犹豫、退缩心理。一次,杨峰在走访群众途中,看见一位妇女正在自家门前绣十字绣,很好奇,就问她绣这个干什么,妇女说:"最近地里没啥活,我在家也没啥事干,就找个事情打发时间呗!"妇女不经意的话让杨峰受到了启发,他借来绣品,带去县城请一个卖手工艺品的朋友看,朋友觉得做工不错,有销售价值。这让杨峰很兴奋,"十字绣"也许就是余家湾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出路!通过进行市场调查和对村里的空闲妇女劳动力进行统计,最终,杨峰提出了在该村发展十字绣手工艺制作的想法。他先动员村里人流量较大的几个商店老板带头制做,成品放在商店销售,尝试发现收益不错!很快,全村兴起绣"十字绣"风。

  好景不长。由于村民们都是散户散卖,技术水平不一,绣品质量良莠不齐,成品收购价一度很低,微薄的利润逐渐浇退了大家的热情。杨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四处求教,一边上网了解先进村的致富经验。总结后,他发现缺乏组织和领导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统一的组织规划和一定的规模才能使产品有利润,想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关键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引领村民共同创业致富!

  2011年3月,杨峰大胆投资10万元,注册成立"勉县锦绣家园十字绣专业合作社",引导妇女投身十字绣产业。他抓住农闲季节,围绕十字绣绣品的市场前景、创作模式、题材选择等内容,采取自主培训、聘请技术人员、组织优秀会员走访学习、定期交流经验和邀请专家为社员提供专业辅导等方式,不断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会员65人,举办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280余人次,农民收入增加110余万元,人均增收1.8万元。

  (二)

  2011年7月,杨峰在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为全村百姓多办实事、好事才是回报大家的最好方式,杨峰告诉自己。

  村里通组道路均为土路,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他与村干部多次讨论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0余万元,修建了石沟至杜家庄道路10余公里;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组织群众筹劳修建八组大沟道路2.1公里;村里2处饮水工程因受暴雨洪水灾害影响无法使用,杨峰第一时间到现场察看,并多方筹资5万余元实施工程改建……如今的余家湾村,行路方便了,吃水安心了,群众的笑容多了。

  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里那些困难群众杨峰更没忘记。77岁的五保户老人曾桂芝,与多年前收养的一名流浪女孩张丽丽相依为命。随着曾桂芝年事渐高,疾病缠身,生活每况愈下,张丽丽无奈外出乞讨求生。得知情况,杨峰连夜出发,几经辗转,终于把正在邻县某镇乞讨的张丽丽找了回来。他自制生活用具送给母女俩,并和村民组成帮扶组轮流照顾;村里5名贫困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得到了村上的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给予的每人每月300元"爱心补助"……

  转眼间,杨峰在余家湾村已经工作了三年,青涩褪去,干练、稳重、能人村官成为村民对他的新定义。今年"七一"前夕,杨峰被勉县县委授予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现在的杨峰依然忙碌,但也充实,因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为余家湾村"绣"出一个美好未来! (冯 璐 张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