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赵陈云获得“CCTV诺基亚致富创意大奖”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zhaochen…

    阳城县大学生“村官”赵陈云获得“CCTV诺基亚致富创意大奖”

 

    2007年12月27日夜晚6点多,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的“诺基亚致富创意行动”特别节目正在火热播出。来自全国各地的24名选手将满含着灼见与梦想的24个致富创意一一亮相,当山西省唯一的一位进入决赛的年轻人赵陈云,将阳城传统小吃“圪连钻蛹”和他的致富创意展示在亿万电视观众的面前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阳城的“圪连钻蛹”竟然堂而皇之地走向北京,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闪耀的舞台,这让阳城这个山区小县的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赵陈云是怎么把这个即将失传的民间小吃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来,又寄寓了它怎样的致富梦想?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充满创业激情的人

    赵陈云,男,现年25岁,是阳城县河北镇洞底村人。2004年,刚刚从长治学院毕业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晋城市小康人才,被分配到阳城县驾岭乡南下庄村。南下庄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有办法的都迁到山外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贫困户,他们大都老弱病残,就靠着几亩贫瘠的土地辛勤耕作维持生活。

村里的条件很艰苦,赵陈云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工作之余自己做饭吃。从大学校园到山区农村,巨大反差使他深刻地感到农村的落后和农民致富无门的辛酸。如何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成了赵陈云这个大学生村官心中挥之不去的愁绪。上网、看央视农业经济频道、购买农业技术书籍,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和澎湃的创业激情,像江河的浪涛,一发而不可收。为了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赵陈云五次自费外出考察,最终在山东选准了黄粉虫养殖项目,并向朋友借来三万元启动资金,在南下庄村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由于有他的科学饲养和精心打理,五个月后,黄粉虫开始出货了,收益相当可观。看到这个大学生村官养“脒虫”,老百姓惊奇的不得了,可还是有不少人怀疑他能弄成这个项目,有的人还戏称他为“脒虫场场长”。为了引导人们认识这个项目,既而接受这个项目,赵陈云雇了村里的八个女劳力,让她们通过养殖他的黄粉虫掌握技术,积累经验。

黄粉虫的粪便是上好的猪饲料,白白扔掉十分可惜。赵陈云就动员和说服村里思想比较解放的老农,让他们无偿地使用黄粉虫粪便发展养猪,增加收入。终于,一个叫***的被他说动了心,办起了养猪厂。2006年后半年建场,2007年正好赶上猪肉价格上涨,结果他狠狠地赚了一把。

就是这么一个一心想着让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大学生村官,在2007年8月份又一次发现了机遇,并开始了一连串人们意想不到的举动……

    2007年8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陈云在互联网和中央电视台同时发现了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消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诺基亚”与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联合推出“诺基亚致富创意大赛”。这是全国首次专门面向涉农项目的大型公益活动,旨在为广大拥有致富创意的农民提供创业的初始资金,帮助他们实现致富的理想。特别是当他看到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总编辑孙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番话之后,就更加坚定了他参加比赛的信心。孙林说:“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民有致富门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灵感源于留在他记忆深处的美味

    要参加大赛,首先要确定参赛项目。阳城的优势在煤炭,但阳城老百姓将来的发展优势又会在哪里?赵陈云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选择一项能够直接切入农民生活、能让千家万户受益的项目,的确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有的项目投资太大,有的项目前景不好、有的项目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赵陈云开始找同学朋友商量参加比赛的事情。“你现在的黄粉虫不是养得挺好吗?”“安心当你的大学生村官吧,不要寻着圪连钻蛹了。”朋友的一句玩笑话,让他茅塞顿开:我何不就用这个创意去参赛呢?

    “圪连钻蛹”是阳城的地方话,一个意思是说一种传统的民间小吃,是用面浆裹住成熟的晒过的柿子经油炸做成的,这种吃食吃起来外焦微咸,里面香甜软糯,口感不错,还降压养颜,滋阴润肠,历来为阳城老百姓喜爱。另一层引申意义是说,你这个人“没事(柿子)找事(柿子),想着办法给自己找麻烦。”的确,要想做成“圪连钻蛹”,工序很多,而且非常讲究。阳城漫山遍野都是野生的柿子树,随着移民搬迁,山里的人越来越少,山上的柿子无人采摘,任由其自生自落;即使人口密集的村庄,人们也忙于到工矿企业上班,谁还会在意那挂在树上的柿子,虽然他们成熟的时候一个个火红透亮,就象一盏盏火红的灯笼。赵陈云徘徊在驾岭乡南下庄的村口,眼望着村口那一颗颗挂满青涩的柿子树,突然非常怀念儿时经常吃到的“圪连钻蛹”,那是留在记忆里的美味,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记不得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没有吃过它了,难道“圪连钻蛹”即将成为一个符号,就此从人们的生活当中消失吗?

    赵陈云开始了艰难的市场调查。在县城街头、在乡村路口、在年长的老人面前,赵陈云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请教“圪连钻蛹”的做法。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是一把年纪的老人,他们对于“圪连钻蛹”的说法也是各有千秋,因为,他们也很多年没有吃到过了,主要原因还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真正的“圪连”。这让赵陈云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清池献义胡凹沟,圪连柿饼满楼钩。”这是形容阳城县演礼乡的清池、献义、胡凹沟三个村的柿子多、“圪连”多的民间顺口溜。但当赵陈云真正找到这些地方时,发现这里的柿子倒是真的不少,但老百姓说,他们的柿子打下来后,全部用来喂猪了,那些早年的盛况已经成为传说,多年不再现了。主要原因一来是因为现在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再去加工柿子,即使加工了也赚不成钱,二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人把它当成好吃的了。面临种种困难,赵陈云也该想想换个项目或者干脆放弃吧?但他没有。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怎么能随便放弃呢?哪怕失败也要试一试。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赵陈云精心准备好创意书,于2007年9月15号向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报了名。也许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这个项目,赵陈云并没有抱多少希望,将报名表寄出去之后,就又忙开他的黄粉虫养殖了。许多的想法暂时被搁置了起来。

接到进入复赛的电话,他激动得跳了起来

    2007年10月10日,来自北京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电话让赵陈云有点喜出望外。电话告知,经过初评,在1003份有效报告中,评审出了120项致富创意入围,他的“圪连钻蛹”创意项目就在这120项之列。电话让他在10月16作为北方赛区的一名选手到北京参加面试。

    就这样,几天之后,赵陈云如期来到了北京。复赛的现场隆重而华美。除了农业方面的、创业方面的专家、诺基亚投资方、中央电视台制片方组成的评委外,还有“诺基亚致富创意行动”组委会从东西南北各赛区所在省份邀请来的行业媒体记者、百姓致富明星、专家等组成的面试评审团。面对评委的提问,面对摄像机镜头,从没有登过这种大舞台的赵陈云紧张得浑身都在颤抖。“圪连钻蛹” 创意产生的背景、前期市场调查、项目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盈利模式、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提问,他记不清自己是怎样回答的。面试结束后,他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他知道太紧张了,没有发挥好,都怪自己太没阅历了。也许,这次参赛就到此为止了。收拾心情,他又回到了阳城。

    通过面试,赵陈云了解到,这次入围的120项致富创意,涵盖了百姓创业的方方面面,其中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根据周围环境进行特色、高效养殖;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小发明小创造等等,很多项目都让赵陈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但同时他又感觉到,虽然自己的创意没有别人的规模大,立意高,但这是个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利益的项目,投资不大,资源丰富,市场前景还是看好的。翻来覆去想想,在面试后失去的信心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

    2007年10月20日,又一个来自中央电视台的电话让赵陈云激动得跳了起来,在北方赛区的30名创业者当中,年龄最小的他连同他的“圪连钻蛹”项目进入了前六名,将于10月30日前进行复审。复审前,央视记者还要到阳城来做外景拍摄,全程记录“圪连钻蛹”的制作过程。

    为了迎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赵陈云急忙张罗开了。今年春天,许多地方的柿子树受了冻伤,上哪里去找柿子,又怎么能让没有成熟的柿子变成“圪连”呢?赵陈云跑遍了阳城的大小山沟,终于在北留镇史山村,漫山遍野的柿子让他欣喜若狂,史山的柿子品种特殊,是那种比较早熟的“暑黄柿”,用来配合电视台的前期拍摄正合适。

    一个个火红的柿子挂在树梢,就像一盏盏火红的灯笼挂在树上,赵陈云亲自上树采摘成串成串的柿子,回到家里,又亲自动手加工,让柿子尽快变成香甜的“圪连”。最难掌握的是用来裹“圪连”的面皮。如果用传统的做法,面筋属于流体状,做出来的“钻蛹”形状不能保证统一,有碍美观。赵陈云抛开常规做法,自己搞创新,他想把面坯做成发面,软硬适中,让包起来的成品看上去美观整齐。但困难又来了,做发面倒是简单,用发酵粉就可以,但盐放多少、芝麻放多少、水和面的比例又该是多少?一会儿面多了,一会儿水多了,一会儿“圪连”没烤热,一会儿又过火变涩了……赵陈云在家里试了又试,做了又做。母亲看他跟和稀泥似的,弄得满头满脸的面粉,就劝他别瞎折腾了。但生性倔强的赵陈云就是不相信自己搞不成。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他的“圪连钻蛹”按照预想的效果新鲜出炉了。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拍摄的时候,他已经驾轻就熟了。

 

在星光闪耀的决赛现场 ,

他把“圪连钻蛹”捧到了亿万观众面前

    2007年12月15日,北京中央电视台宽敞的演播大厅,灯光璀璨,气氛隆重而热烈。从中午12点进入后台开始化妆开始,赵陈云的心就一直“咚咚”地跳个不停。父亲和母亲在后台帮他打下手,三个人忙得团团转。

    “你吃过包子吗?”

    “当然,我很喜欢吃包子,像小笼包子、灌汤包子、狗不理包子……”

    “但是有一种包子你肯定没有吃过……”

    主持人轻松的对白将观众引入了正题,来自山西阳城的小吃“圪连钻蛹”将要隆重登场了。赵陈云端着“圪连钻蛹”的手在后台开始发抖,盘子在手里变得越来越重,连呼吸都急促起来。透过后台帷幕的缝隙,赵陈云看见演播室里坐满了黑亚亚的观众,别的选手都带了亲友团和拉拉队,有的赛区甚至有省里的主要领导出面带队,赵陈云将在势单力薄中放手一搏了。只好这样了,当初父亲不愿意陪自己来做帮手,主要就是担心在现场丢脸,好说歹说父亲被请来了,自己千万不能给他丢脸呀!赵陈云在心底给自己鼓劲,父母在一旁为他打气:不要紧张,有我们在,你就大胆地上吧!

    当他端着一大盘被主持人说成特别的包子——“圪连钻蛹”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掌声响起来了,摄象机的镜头对准了,眩目的灯光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火热,汗水顺着脸颊淌下来了……他不记得当时自己的表现如何,只记得那盘好吃的“圪连钻蛹”被现场观众品尝了个精光,看得出来,他们吃的非常香甜……

直到下午六点,整场决赛才录制完毕,最终,赵陈云获得三等奖,并得到由诺基亚公司提供的手机一部,奖金2万元。

    人还没从北京回来,消息就已经传遍了阳城的大街小巷:赵陈云和他的“圪连钻蛹”上了中央电视台了,赵陈云得奖了。从北京回来,亲戚朋友要么打来电话要么亲自登门表示祝贺。他们现在见了面再不管赵陈云叫“脒虫”或“脒虫场场长”了,他们不约而同都改口叫他“圪连钻蛹”了。赵陈云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回来后按照自己的配方,做了许多“圪连钻蛹”送人,“哦,味道就是好,比记忆中的还要好!”大家一致夸奖他的手艺不错。

    现在,赵陈云的工作调整到了凤城镇西关村,西关村党总支书记周宏对这个年轻人的举动大为赞赏。赵陈云一回来,周宏就让他把这次参赛的经历和开发“圪连钻蛹”的愿望,起草成项目计划书。他表示,将全力支持赵陈云开发这一致富项目,先从当地市场开始,然后走出阳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阳城这一传统小吃,在年轻人的激情和智慧装点下,大放异彩,成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美味佳肴,成为一项能够带动广大的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型绿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