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源县“严管厚爱”大学生“村官”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田九星
 

“我们这里的大学生 ‘村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科技兴农的带头人,群众非常欢迎。”7月16日下午,在沁源县法中乡麻坪村一块叫 “东山二亩地”,大学生“村官”闫杰实施的“一埯多株”绿油油的科技示范田里,乡长张英凤和麻坪村党支书张新起,异口同声夸奖着。


问起调动大学生村干部积极性的经验,沁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国勤的体会是:“创新机制强管理,搭建平台重服务。”


创建新机制 留人更育人


近三年来,沁源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88名,除推荐考取公务员等岗位转岗就职外,在任大学生村干部143名。为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 “三农”建设的骨干,县委、县政府坚持制度管人、培训育人、事业留人,创新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干部开展活动有场所,反映情况有热线,服务农村有任务,生活安全有保障,工作绩效有考核。


为使大学生“村官”留得住,全县建立责任机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责任机制,签订管理责任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健全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制度。同时,县委组织部实施了理论培训,实践提高,结对辅导培训机制,不断开展定期集中学习教育培训,召开“扎根农村奉献才智”“服务新农村建设”等座谈及经验交流会。县委组织部还创建了“3+1”三扶联帮带动制,即:“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由一名乡镇领导联系,一名乡镇干部帮教,一名村主要干部带动。”


架起连心桥 严管蕴厚爱


为让选拔的大学生 “村官”安心工作,县委组织部在健全目标、考勤、安全保障、重大事项报告、例会、考核、巡查等14项管理举措基础上,专为农村一线的他们建起了“连心桥”,特意制作了印有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及管理办公室人员联系电话的“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联系卡”,发送到每一位大学生村干部手中,让他们与党组织随时沟通,让党的组织部门更多了解农村大学生干部动态。


将关爱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到实处,注意从严管理,认真考核。坚持“日签周报月总”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日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同时,确保每位大学生“村官”生活待遇有保障,合理诉求有热线。县委组织部与县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积极协调,形成部门联保机制,及时全面落实工资、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


村村有项目 人人有基地


县委、县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提出“进百家门,知百家事,贴百家心”的要求,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县财政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10万元,推动大学生“村官”积极创业。


记者在法中乡了解到,9名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呈现出了村村有创业项目,人人有示范基地。


在沁源,涌现出许多奉献型“村官”与创业型“村官”,聪子峪乡三义村干部郝琳,发挥专长,每月开办一次党员远程教育普法课堂,并设立法律咨询站,通过法律教育,使该村由原先的上访村变为如今的和谐村。北石渠村女大学生“村官”、县政协委员莫俊慧,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并发明冬暖夏凉的“空心鞋”专利,正寻求合作伙伴,制作旅游鞋,希冀带动当地群众发家致富。本报记者田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