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龙泉镇 建起21栋大学生“村官”扶贫棚
像这样由大学生 "村官"与贫困农户共建、齐管的蔬菜大棚,在龙泉镇有21栋。通过这种巧妙"嫁接",实现了大学生"村官"和贫困户的双赢:该镇的大学生"村官"依托这一平台人人掌握了一技之长;而被当地农民称作"娃娃'村官'扶贫棚"的21栋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每个棚到年底平均收入上万元,从而帮助一批贫困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的"加盟",为阳高县"三农"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这些大学生"村官"虽然文化素质高,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进入"角色"慢。而另一方面,该县至今仍有一些贫困户虽致富心切,却苦于缺资金、没文化、少技术,寻不到门径。将二者"嫁接"起来,岂不是做到了优势互补?今年年初,阳高县委、县政府萌生了这一想法后,在龙泉镇铺开试点。经过镇党委、镇政府的牵线搭桥,全镇的21位大学生"村官"分别与21户贫困农民家庭结成对子。镇里从流转的土地中划出42亩作为大学生 "见习基地",要求大学生"村官"每人筹资7000元,帮助各自的帮扶对象建一栋棚,并共同经营管理。
栽培作物,观察苗情,掌握温度、湿度,防治病虫害……在"扶贫棚"里,21名大学生"村官"学中干,干中学,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自身进步十分明显。东关村大学生"村官"马云翔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平台让我们很快消除了与"三农"工作的'隔膜'。我们一定珍惜这个机会,尽心竭力地帮助帮扶对象管理好大棚,创高产、增效益。既让自己掌握一技之长,也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扶贫棚"的建成助推贫困农户圆了致富梦。大学生"村官"们一有空闲就钻进棚里,悉心指导帮扶对象科学种菜、学习实用技术,还常常自掏腰包,为他们提供化肥、农药、秧苗和技术资料等。砖楼村大学生"村官"刘雯敏拿出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5000元钱,又贷款2000元,帮助贫困户宋华建起了一栋棚。双方约定:共同劳动,收益分成,收入的八成归宋华,两成归刘雯敏;等成本全部收回后,大棚免费送给宋华。大棚建好后,没有水,刘雯敏就一趟趟地跑县开发办,帮村里打了井,配套了管灌。她还请来镇上的技术员,手把手地教宋华科学种菜。预计到年底,这栋棚即可收回投资,并产生盈余。(记者 范 非 通讯员吴廷录 张 标)
- 山西省阳高县为大学生村官设“网络党支部” (2014-07-01)
- 山西阳高县为大学生村官设立“网络党支部” (2014-09-18)
- 山西省阳高县差别化引导大学生村官合理分配 (2014-10-20)
- 山西省高平市大学生村官 积极担任农廉“三大员” (2009-11-09)
- 泽州大学生村官科学发展观宣传队下乡巡演侧记 (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