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江抗震救灾中大学生村官交出满意答卷
“小孟,盈江地震了。”3月10日中午,云南省盈江县平原镇兴和村大学生村官孟有乐在梁河县接到村支书潘朝光打给他的电话。
“我马上回来。”挂断电话后,孟有乐当即取消了去德宏州芒市参加培训的计划,拦了一辆车就往盈江县平原镇兴和村赶。
灾难无情。3月10日12时58分,地震肆虐盈江大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中,平原镇受损较为严重。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胜似一场大考。它不仅考验着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同时也考验着大学生村官们。
18名村官紧急赴灾区
灾情发生后,德宏州委紧急号召全州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支持和参与盈江“3·10”地震抢险救灾工作。
来自苏典乡的女大学生村官李朝园主动请缨,卡场镇大学生村官孙晓明赶来了,远在百余公里外的支那乡大学生村官张永诚也火速赶来。3月13日一大早,平原镇之外乡镇的18名大学生村官赶到集合地,整装待发。
3月13日中午,孙晓明背上行李,和其他队员一起火速赶往平原镇陇中村。“看到倒塌的民房,看到满地都是被震碎的砖头,看到地震后的村庄一片狼藉,我感到揪心的痛。”
那邦镇大学生村官金旭赶到平原镇拱腊村,刚放下行李,就和其他队员参加了工作队召开的一个简短会议。会后,金旭和其他队员迅速投入到了搬运救灾物资、开展灾情核查、组织拆除危房等各项任务中。
“晚上,辛苦了一天的队员们谁也没有休息,而是聚在一起。他们有的汇总统计数据,有的总结编发工作简报,还有的在记录工作日志。”金旭在日记中写道,“这是全新的一天,虽然很累,但心里特别踏实。能为灾区出一份力、做一点事,我觉得很快乐。”
经受住地震的考验
地震发生当天下午,盈江县平原镇16名大学生村官顾不上自家受灾,第一时间赶到各村参加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他们奔赴各村稳定群众情绪,帮助群众及时转移、疏散到安全地带。
“他们带头冲进尘土飞扬的村庄,进入倒塌受损的房屋中,解救受困村民,动员村民搬出危房。”平原镇镇长思治荣告诉记者,16名大学生村官不顾余震,帮助群众在废墟中抢救生产生活用品,帮助受伤群众及时作应急处理,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天晚上,16名大学生村官用平时掌握的地震知识耐心细致地向恐慌的群众讲解,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好简易帐篷后,已是第二天清晨,整整一宿,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
“这16个年轻人,有些是前年到岗的,有些是去年到岗的,有的刚上岗3个多月。盈江地震考验着这支年轻的队伍。”盈江县政府调研员排正忠欣慰地说,“灾情发生后,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险,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与盈江县相邻的陇川县在此次地震中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该县58名大学生村官主动出击,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及时、准确、规范上报灾情,对抗震救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她们舍小家顾大家
“在抗震救灾中,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只是想把所做的每件事都尽可能做得最好。”采访大学生村官李欢时,从她的笑脸上,很难察觉到她在地震中的遭遇。
据李欢的一名同事介绍,李欢的父母双双下岗,父亲患病,属于低保家庭。地震中,李欢家的房屋严重受损,让本就困难的家庭更为艰辛。但为了让上级及时、准确地掌握受灾群众的房屋受损情况、三无人员情况,李欢连续几天顾不上去安置点看望父母,在平原镇抗震指挥部的帐篷里连续熬夜做灾情统计和物资发放工作。
盈湖社区共有4000多户、8000多名受灾群众,灾情统计数据量大、核实工作繁重、物资发放工作量大。“不管什么时候,不论任何情况,只要一个电话,李欢总是及时赶到。”一位村民说。
新建社区的女大学生村官赵倩,家住重灾区永胜社区,地震中她家的房屋严重受损,母亲的头部重伤。忙于抢险的她直到当天下午才知道母亲受伤住院,她忍住眼泪,直到把初步灾情统计结束后,才赶到医院看护母亲。第二天一大早,赵倩又奔赴救灾前线。
“大学生村官们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充分发挥了抗震救灾战斗员的作用。”抗震救灾共产党员先锋突击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增新自豪地说,“看到女大学生村官在抗震救灾中的工作劲头,我不得不佩服。从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记者 李配亮
- 大学生村官徐建丽 村支书眼中了不起的小姑娘 (2009-06-12)
- 云南大学生村官曾正皓 “农民敬酒喝不了也得喝” (2009-12-07)
- 大学生村官的除夕:现在的工作有成就感 (2010-02-20)
- 云南大学生村官罗世永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2010-04-01)
- 云南大学生村官韩继仙青春在大山中闪亮 (201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