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县大学生村官王成飞高原上放飞梦想
雨季来临,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看着成群的牛羊,巧家县新店乡牛角村的村民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带领大家发展养殖业的就是本村大学生村官——王成飞。
王成飞是土生土长的新店人,十年寒窗苦读,2009年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可村民们冷嘲热讽,说他出生在农村,读了大学照样又回到了农村。面对村民不屑的眼神,小伙子暗暗发誓:一定要有一番作为,用事实告诉大家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所在。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二是锻炼自己,提高素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发展养殖业富了牛角村
驻村后,王成飞通过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了解到,牛角村属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最高海拔3200余米,有15个村民小组1657人,2009年人均纯收入916元,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成为了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的村落;劳动力少、土地贫瘠,种植业发展比较困难,而水源丰富,草山众多,可大力发展养殖业,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村民的重视,仅满足自给自足。
掌握村情后,王成飞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致富牛角村。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个难处就是养殖业需要草,草从何而来?众多草山因管理不善,连续放牧,成为了一片光秃秃的山坡。王成飞通过认真思考,全面了解“石漠化治理”等相关政策,决定争取种草养畜项目,大力改善草质、绿化秃山。于是他制定了详细可行计划,与村“两委”成员共同商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成功引进了适合本村种植的黑莓草、三叶草、多年生黑麦草等草籽。第二个困难是村民思想保守落后,不敢突破常规,觉得种什么也比种草强。针对这一问题,王成飞开始了漫长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带领愿意尝试的村民开始了第一轮的试点工作,并帮助村民争取养殖贷款8万余元作为第一手资金。
为确保试点成功,王成飞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总是穿梭于草山上、牛羊间,这里看看那里瞧瞧,适时请乡农综站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村民耕种、饲养。他还学习防疫知识,主动担任了全村的动物防疫员。2010年,全村共种植优质牧草2000亩,新修畜圈70余间,养殖牲畜1200余头,试点取得成功。迈出第一步后,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更多村民参与了种草养畜。今年以来,全村新种植优质牧草4500余亩,发展100头以上养殖大户3户,牛、羊、猪等牲畜共出栏1326头,存栏6792头,仅养殖业就让村民增收28万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64元,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历经锻炼终成共产党员
到村工作一段时间后,王成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同时对党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决定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于是,他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各项工作中。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他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村里的农家书屋等设施,收集相关文件、会议材料和《土地法》等实用法律书籍及各种养殖业知识,除自己认真学习之外,还组织党员、村民认真学习。在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他与村干部一起,深入村组,了解用水状况,为缺水户想办法,到乡里为本村争取到水管1500米,帮助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在践行“四群”教育工作中,王成飞了解到本村双龙社的困难户张义朝无房屋居住,吃住都在一间随便搭建起来不到10平方米的窝棚里,生活相当不便,于是他积极争取到扶贫资金5000元,并组织村民帮忙,帮助张义朝修建了一间52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屋。他还制定并讨论通过了《牛角村村规民约》,把村里档案进行了规范整理和归档。
在历经锻炼中,王成飞的思想政治觉悟得到了不断提高和升华,并于2011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没有豪言壮语,更无高薪厚禄,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平凡纯朴,王成飞默默地把青春和汗水播洒在乡村热土。(何朝梅)
- 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创新黑板报村民了解新农村 (2011-08-01)
- 云南省大学生村官金鑫: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 (2011-10-31)
- 云南大学生村官和春鸿:享受在村里的每一天 (2011-11-07)
- 大学生村官微博售卖农产品:开启穷村致富路 (2011-11-28)
- 云南省党代表高进如:要畅言大学生村官心声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