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探索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机制综述
“毛丫头,好典型!”
这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得知大学生“村官”毛美芳当选江山市清湖镇浮桥头村村委会主任时,在微博上发出的“微言”。
这句“微言”正是我市探索大学生“村官”跟踪培养长效机制成果的缩影。
自2006年选聘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以来,站在“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接班人、为基层输送一批青年创业人才、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批骨干”的高度,我市不断探索建立健全选聘、培养、使用、管理的机制,让数百名“毛美芳”成长了起来。成长,重于成功
9月中下旬,衢江区84名大学生“村官”谈论最多的事,莫过于该区拿出11个职位,开展团区委副书记、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的竞争性选拔。其中有2个职位,定向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书记。
在他们的心里,宁春的成长经历,足以说明,“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26岁的宁春,2008年成为大学生“村官”,先后任樟潭街道霓虹社区主任助理、黄坛口乡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来到村里,她帮助村民办农家乐,全村一年收入120多万元;协调各方资源成立资金互助合作社,筹集资金50余万元;注册农产品商标,开设网页促销,使村民的笋干、高山蔬菜和茶叶等成了畅销货……
工作努力,群众信任。今年4月,宁春当选衢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还是第一次会议主席团成员。9月份,她又被组织选拔为黄坛口乡领导班子候选人预备人选。对此,宁春感叹道,“正是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倾心倾力地培养,让我在基层的舞台得到了锻炼。”
是的,培养大学生“村官”就是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村官”深深地懂得“成长的过程就是通向成功的道路”。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播下的是凝聚希望的基层干部苗子。所以,我市选聘“村官”时不只看成绩,更注重“德”,选时把好“入口关”,用时把好“考核关”。各级领导干部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放心、放手、放权让他们参与分工,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各县(市、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人才,重点向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倾斜。各级财政部门及时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大学生“村官”工资、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与此同时,还通过QQ群、论坛、大学生“村官”报、手机报等,激发“村官”开展自我教育。今年新选聘的113名大学生,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的比例达到83.2%,其中有省级优秀毕业生15名。目前,全市已累计选聘853名大学生到村任职,现仍在岗595人,先后有168名大学生“村官”获县级考核优秀。
只有“下得去”才能“上得来”。这些年,全市大学生“村官”中共有11人走上科级岗位,237人考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入非公企业13人。令人振奋的是,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每次都为大学生“村官”举行“出征”仪式,着力营造“人才到基层去”的氛围,使到基层去锻炼成长的观念,逐渐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创业,旨在富民“昨天,刚送到市区140篮蔬菜,下周还有800盒装的蔬菜要送到杭州去。”9月10日,在QQ上与笔者聊起“周末303菜篮子”的活动时,发起人之一、柯城区七里乡大学生“村官”朱敏,涌起一种自豪感。
“每斤收购价比传统销售的菜,要多0.5元左右,而且直接从田头送到用户的手中,这是菜农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令七里乡菜农意想不到的,不止这一件事。今年6月的汛情,洪水冲毁了七里乡不少的农田。“刚种下的秧苗就这样被洪水淹掉了,你们要帮我们想想办法啊!”面对菜农的无奈,朱敏和其他的“村官”商议后,实施起“我们一起来种菜吧”主题乐园活动,让城里人到七里租田种菜。先后有17户城里人“认养”了地块,种上茄子、蕃茄、黄瓜、四季豆等蔬菜。“今后,我们还想建一个‘爱心农场网站’,让杭州、上海市民点点鼠标就可认领一块七里乡菜地,远程监控无公害蔬菜的生长。”在朱敏的心里,想通过一系列的创业举措,改变山区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创业就是为了富民”,大学生“村官”们是这样认识的。去年7月,七里乡政府支持25万元,并免办公场所租金、水电费、办公设施费等,帮助朱敏和其他9名“村官”启动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园”。他们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87户276人的大头村人均年创收万余元。
为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柯城、常山、江山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既有五六万元的授信贷款,也有全额贴息补助,还有创业知识培训等。全市还整合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起16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和2个示范基地,提高“村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各地还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库,成立了创业项目论证小组,开通大学生“村官”创业“绿色通道”等。
目前,已有146名大学生“村官”创办、领办、合办各类实体27个,形成了“村官+大户”、“村官+贫困户”、“村官+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创业模式。干事,就是责任
从“象牙塔”到“黄土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转换;从学子到“村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角色转变。“我们背后始终有一双双关爱的眼睛,在这样的氛围中再难的关也能过。”江山市清湖镇浮桥头村村委会主任毛美芳,道出了大学生“村官”们的心声。
毛美芳说,最初她只是想换个工种,来报考大学生“村官”的。然而,真正成为“村官”后,她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小小一个村,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事可多了。”她一方面广泛搜集、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一方面向镇里的领导、村干部、党员群众请教,熟悉和掌握农村政策,一有空就往农家跑,东家短西家长地聊天中,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尽快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
日复一日,毛美芳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村民的口碑和尊重。今年3月25日,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673名选民中,有565人将信任票投给了这位外来的小丫头。
“做‘村官’的价值,在于它是离百姓最近的‘官’。”成为村民“主心骨”的毛美芳说,“‘村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年轻人到农村接受锤炼,是人生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
从一名大学生到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毛美芳的经历是众多大学生“村官”的缩影。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我市建立了县(市、区)机关干部指导、乡镇干部帮扶、村组干部帮带、致富能手联系、新老“村官”牵手的“五方结对”培养体系。对社会管理型的大学生“村官”,安排他们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村主任助理等职务,让他们独立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对比较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及时选拔到村“两委”正职岗位。
针对大学生“村官”缺少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逐步建立起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培训机制。2007年以来,全市共组织科技知识、农村法律、实用技术等培训班152个,培训大学生“村官”2600多人次。
好风虽能借力,破浪方能扬帆。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建林所说,不断完善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不能代替大学毕业生经风雨、长见识,而是要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立志到农村去干一番天地的大学毕业生少些顾虑,多些干劲。
在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已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们的共识。而正是怀有这样的昂扬斗志,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毅然决然地奔赴新农村建设主战场,在田野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记者严雪丰通讯员王伟新)
- 乐清市首个大学生“村官”工作指导站 在虹桥成立 (2009-11-02)
- 双向选择按需分配 温州按成绩优劣选择大学生村官 (2009-11-09)
- 浙江遂昌大学生村官 成立合作社带领农民创业致富 (2009-11-10)
- 浙江省临海白水洋镇 大学生“村官”组团服务农民 (2009-12-04)
- 浙江省长兴县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近日开班 (201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