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批大学生村官创业成立蔬菜品牌

来源:安徽广播网 作者:任荣荣
三年前,作为安徽省选聘的首批大学生村官,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现在,三年的任期将到,面临何去何从的出路问题,他们选择扎根农村,进行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当起了菜农。

  在肥西县木兰村的村委会办公楼后面,有83个白色的蔬菜大棚。与农村一般的蔬菜大棚不同的是,在棚里种菜的并不是当地的村民,而是肥西县的十四名大学生村官。正在大棚里忙碌着的木兰村大学生村官骆飞告诉记者,他们选择种菜,最初的想法就是解决自己的出路问题。

  从2008年开始,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任期三年。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式,不少应届大学生选择了到基层锻炼自己。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很多村官都开始考虑任职到期后自己该何去何从。和大多数准备考公务员或者回城工作的村官不同,肥西县的这十四名村官决定扎根农村。他们认为,把自己的知识和在农村三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扎根农村会让他们更有作为。

  于是,肥西县的十四名大学生村官准备抱团创业,并开始在各自工作的地方寻找创业项目。肥西县的木兰村是全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试点,在 年,有一个公司承包了村里流转的105亩地种植大棚蔬菜,但由于管理不善,公司决定放弃经营,把土地转租出去。骆飞他们看中了这个机会,将土地租了过来,准备自己种植大棚蔬菜。

  十四名大学生村官承包大棚自己种菜,这在当地很多村民看来都是不靠谱的事情,他们常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种过菜”?他们不相信,一群从没下过田的城市孩子能种好大棚蔬菜,能吃得了这份苦。

  在村民的怀疑的目光中这十四名大学生自信满满,准备一展拳脚。但真正干起来,他们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蔬菜要预防什么疾病,这些知识他们在大学里完全没有接触过。盛子佳,是来自合肥的一名时尚女孩,和大家一起承包了大棚后,她体会到菜农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通过不断向农业局技术人员请教和自己辛苦的劳动,83个大棚里的蔬菜都长的绿油油的,眼看就可以上市了。这十四名村官又开始了筹划。他们认为,种好大棚蔬菜并不稀奇,能把蔬菜买好,并最后形成产业才是他们创业的目的。就这样,在木兰村村委会借给他们两间办公室里,通过集资的方式,他们成立了“肥西县大学生村官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后,股东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把大棚里的蔬菜卖出去。贾海波和孔健作为公司负责营销的股东开始在合肥市各个高校的食堂间推销自己的蔬菜。贾海波说,做销售,他完全是从一个门外汉的水平开始的,在推销的过程中,他收获了很多善意的提醒和建议。

  在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后,这十四名村官一致认为,生态农产品有很大市场。他们计划在这一茬蔬菜上市后,以后83个大棚全部种植无公害农产品,并采取产品直销超市、定点市场的销售模式。而蔬菜的品牌名称,就叫“大学生村官无公害蔬菜”。

  骆飞现在就住在大棚旁边,他说这样有事情可以随时下地。而贾海波、孔健还在合肥继续联系大棚蔬菜的销售。木兰村村支书孔令生说,这些大学生的努力和坚持也感动了村民,现在,说怪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诚心诚意帮他们的人更多了。

  孔令生说,骆飞他们创业给当地带来的最大财富不是经济利益,也不是给当地的老弱妇孺提供了一些打工就业的机会,而是丰富和开拓了当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思路,致富并不是只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一条出路。

  现在骆飞他们的公司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创业的过程中,无疑还会有很多困难、很多问题等着他们,但是他们相信,创业的路不是只在城市,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骆飞说,他们很多人当初到农村来的时候,都是带着“改造乡村”的理想化情结来的,现在,如果能自己创业成功,就能用自己的实例来带动周围的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