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人物胡宁:大学生村官变身奶牛王子

来源:安青网 作者:
  在凤台县岳张集镇汤庄村,提起胡宁,无人不知,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村庄,刚去时,他四处寻找奶牛养殖场,可如今他的公司年利润已超过百万元。现在的胡宁已有了一个响亮亮的称谓“牛人”。

  仅用了两年时间,胡宁从应届毕业生变成了董事长,先后创办了凤台县胡宁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徽强农牧业有限公司。他的公司按照“公司+农户”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120家农户脱贫致富,带动就业280人。公司拥有2500亩农作物秸秆基地,还与牛奶大户伊利集团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

  扎根农村曾遭父亲反对

  胡宁生长在农村,小时候家贫穷,他一直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一定要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考上个本科就好”。2003年高考他落榜了。就为这,父亲曾找人给胡宁算过命,一算把父亲吓一跳。“算命先生说我命运差,一辈子都是命苦”。高考后,父亲将胡宁送到外地打工。按父亲的意思,既然胡宁是个穷命,不如趁早出去挣钱。不到半年,胡宁就跑了回来。“过年我都没回家,我就不相信我考不上大学”。胡宁背着家人,用打工挣来的钱在淮南市租了房子,复习高考。2004年,胡宁考上大学,他才把这件事告诉家里。看着儿子并不像算命所说的,父亲非常高兴。

  毕业后,胡宁考取大学生村官,希望用所学的知识到农村去帮助更多的人。“我小时候就希望家乡能变得像大城市那样繁华,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与多数渴望扎根城市的大学生不同,胡宁上大学时就立下了志向,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到家时他并没有如实跟父亲说,“我太了解他了,一开始只能瞒着”。后来,父亲还是知道了胡宁回村当了村官,“他气势汹汹地找到我,把我训了一顿,“人家都是从农村去城市,你好不容易出去了又回来”。父亲的指责,坚定了他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三鹿事件”觅得商机

  担任村官期间,胡宁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他们都想致富,却找不到好的致富之路。他一度通过书籍、网络收集创业信息,并借了5000元钱到全国各地去实地考察。回来后,总结农村养殖业可操作性强,可是猪和鸡不易防疫,同时猪肉和鸡肉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比较大,不易掌控;黄牛的养殖周期长,回笼资金慢,且投资大。

  当时正好赶上“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胡宁发现奶牛养殖市场比较混乱,以家庭散养为主,养殖质量和科学化程度都不高,并且还出现原奶掺假现象。得知这些信息,胡宁认为养殖奶牛可能是致富的好出路。“我当时在河北的一家奶牛场了解到,一头奶牛平均能产奶25千克,一天卖牛奶就能挣到上百元,这在农村可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一头牛一年能挣5000元钱的利润,另外还能产一头小牛,公牛卖掉1000元,小牛18个月以后又是一万多元。”胡宁详细了解了奶牛养殖的各方面情况,从品种、技术、风险到效益一一作了调查,结果令他大为兴奋。“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带领老百姓创业致富的好项目。”

  有了养牛的想法后,胡宁向村党支部书记作了推介。尽管村里土地资源有限,最终还是为胡宁落实了养殖奶牛的场地问题。有了场地,需要资金。胡宁找父母、亲戚和朋友帮忙,但是他听到最多的话是:“上完大学,不好好找份工作,却去养牛,不可理喻。”

  养牛中一波三折

  偶然的机会让胡宁认识了一位外地大老板,说愿意投资搞奶牛养殖,前提是要把土地等很多相关手续办齐。欣喜若狂的胡宁不顾一切地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向表姐借了六万元钱,筹办前期工作。然而待胡宁把所需手续办齐后,此时说好的投资者却不见了踪影。这消息对于胡宁来说如同晴天霹雳,想到自己为了养牛之梦所付出的种种艰辛,80后大男孩抑制不住地留下了眼泪。

  “当时,村民都喊我‘牛皮场长’,意思说我是吹牛皮说大话的人”。父亲声称要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就在陷入绝境时,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很看好养奶牛的项目。在项目建设中,有的合伙人因为投资太大想退出。说到这个投资的艰难,胡宁是一肚子委屈。由于先前摊子铺得太大,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为了借钱,四处求人,亲戚,朋友,一万元,两万元,只要能借到,不管多少,胡宁都去借。靠着四处借债,胡宁终于把牛场建好了。看着空荡荡的牛舍,胡宁又犯起了愁,没有钱买牛,自己永远都是别人眼里的“牛皮场长”。牛从哪里来?

  他永远都记得三年前的一个夜晚,汤庄村的村民在睡梦中,忽然一阵吵闹声从胡宁的奶牛场传来。“整个村里的人跟看戏一样,门都关不住”。那天,胡宁弄来了一百多头奶牛。“这些奶牛都是淮南老乡朱堂幸的”。朱堂幸,淮南市人,2010年以前一直在江苏省租场养奶牛。2010年2月,胡宁找到了朱堂幸,希望能够一起合作养奶牛。对胡宁的提议,朱堂幸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为了能够说服朱堂幸,胡宁给了朱堂幸一个诱惑非常大的承诺,这个承诺是朱堂幸所有以前合作的厂家从来没给过的。“我把八成的效益给了朱堂幸,自己只要两成的效益”。虽然挣得少了,但胡宁却靠着这个方法又找到几个合伙人,一下子弄来了两百多头奶牛,一举盘活了此前一潭死水的奶牛场。

  2010年一年,靠着这种合作方式,胡宁一年收入两百多万元。有了资金,2011年,胡宁终于购买了两百多头属于自己的奶牛。

  希望创建自己的奶业品牌

  为了更好发展业务,胡宁创办了安徽强农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面积200多亩,年存栏奶牛700多头,总产奶量4000多吨,生产总值3000万元左右,实现利润300多万元,还拥有100多亩的杨树种植基地、蚯蚓养殖基地和有机肥、沼气生产基地。现在的安徽强农牧业有限公司已成为皖北规模最大的私人独资奶牛养殖企业,并成为安徽农业大学的实习基地。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120户农户脱贫致富,带动280人就业,同时带动周边几个村的经济发展。奶牛场每年回收农作物秸秆五千多亩,不但有效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而且使农民亩均秸秆增收三百多元。

  接下来,胡宁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养殖奶牛上万头,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走立体种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完善“草(秸秆)——奶牛——粪便——沼气——电——肥——蚯蚓——有机农业”八位一体的生产模式,并准备创立自己的奶业品牌。除了打算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有机农作物种植,胡宁还计划创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帮助输送、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几年来,他先后向社会捐资二十多万元。先后获省农民创业带头人、省第二届优秀创业者、淮南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