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风采录: 三个小官三台大戏
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克服了农村基层人才“下不来、待不住”的顽疾,另一方面重建了城乡人才交流之间长期存在的“断桥”。今年重庆继续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2500个村官职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733名大学生报名。
世行40万美元扶贫资金的由来
在当上“村官”前,2005年毕业于重庆工学院的杨晓是重庆某学院的行政办公室副主任,兼任计算机教学工作。在得知重庆推出“村官计划”的消息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酉阳县泔溪镇大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酉阳县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这里的人习惯每天只吃两顿饭,刚来时杨晓很不适应。但她没有抱怨,而是住进了农户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们叫她“城里来的‘杨姑娘”。
“杨姑娘”主动当起了森林绿化工作的“宣传员”。白天村民们要种地,她只能晚上到各小组召开“火铺会”。手提电脑上的PPT让村民们惊异地张大了嘴,“洋玩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年11月初,杨晓得知世界银行将在酉阳县实施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的扶贫项目,并将通过公开竞选、现场答题的方式挑选出试点村。为了让大板村争取到这个扶贫项目,她“毛遂自荐”撰写了《大板村CDD项目先导工程竞选演说稿》。
为真实反映大板村村民对世行扶贫项目的渴望,她邀约熟悉山路的村干部,开始了艰苦调研。一次次往返,她了解到很多震撼心灵的故事:2006年,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2组的板路槽的村民们必须下山挑运每桶高达10元的饮用水上山,很多家庭要爬山近3个小时,经过坡度达70度的山路才能回家。
经过对全村7个村民小组的反复调研,11次修改竞选演说稿,以及对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要求的深入分析,“大板村的杨姑娘”带领参加现场答题的村干部和村民在竞选答辩中脱颖而出,成为世行第五期扶贫项目先导工程村之一。
40万美元的扶贫资金将在未来3年里投入大板村,专门用于改造村主道、新建通组路、完善水利设施等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镰刀砍出的姊妹情
去年,当严斐第一次来到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敖山村时,这名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的大学生被很多村民视为“上头派下来的眼线”。
当时,总投资40亿元、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24亿元的“百亿长征重工”项目将在建桥工业园B区开工建设,敖山村就在园区内,征地拆迁涉及很多利益矛盾。
“你又不是村里人,这些事你怎么晓得!”起初,村民对严斐很抵触。而今,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严斐说:“全村1600多人,没有叫不出我名字的,连几岁的孩童都知道村里有个‘小严阿姨’。”
转折开始于一次让人后怕的“冲突”。那时,每天总有几个人相约到工地阻挠施工,村干部要去做解释工作。
每天天一亮,严斐就跟着村里的其他干部一道上工地了,这个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村官还得负责拍照,作为材料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
有一天,他们刚上工地,就发现一个村民背着背篓坐在挖掘机上不让开工。严斐上前劝说,可对方完全听不进去,一把将她推倒在斜坡下面。
严斐拿出相机,准备拍照以便向领导汇报工作。这时,对方从背篓里拿出镰刀,嘴里吼叫着“我让你照,让你照”冲向严斐,离严斐的脸只差几厘米。严斐当时就给吓哭了。
擦干泪,她又试着上前劝说,感觉自己过火的对方把刀收了起来,退出了工地,现场又开始施工。
事后,政府工作人员在这名农民家了解到,她对自家的青苗补偿存在异议。而经过核查,事发前,该费用已按规定给予了足额补偿。在“一对一”地深入解释并对其土地补偿费用逐一核对后,这名农户对此次征地补偿工作心悦诚服,后悔自己曾阻挠施工并差点伤害严斐。这名村民有些忐忑不安,但很多天过去了,那名曾被村民视为“上头派下来的眼线”的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打小报告”,看见自己还主动打招呼,渐渐地,她开始认可这名年轻的大学生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认可她了。
征地完成后,村里多数乡亲已无法种庄稼,本科学旅游专业的严斐动起了脑筋,结合当地实际,撰写了《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就业》的论文,为村民支招。
硕士村官啃下的硬骨头
去年,在昆明理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张涛,来到重庆江津区柏林镇华盖村当上一名大学生村官。3个月后,镇党委、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将他调到离镇政府所在地有50余公里的四面村任主任助理,主持全面工作。
传闻中,四面村“天高皇帝远”,干群关系错综复杂,班子工作遭遇巨大挑战。
“刚开始,有的村民说,四面村不是一般人能‘搞得转’的。一些老的村干部也认为我干不了事,干不成事。”张涛说。
一上任,张涛就给自己选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征收计划生育抚养费。他和村干部们一起做群众工作,每个村干部指标到人,责任到位,四个月就完成了全年应完成的总额。
为了杜绝部分村干部在替群众办理手续时擅自收取各种费用,村里设立了全程代办员,免费“跑腿”,为群众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村上要负责出村公路——“洪四公路”的现场工程质量监督,由于午后天气炎热,没人愿意到现场,他就一个人到施工现场。后来,村干部们也都自觉去值班。
有一次,他们发现有些地方的厚度不够,水泥和石子的掺合比例不达标。外乡人张涛立马向工程承包方要求限期整改,施工方百般推托,甚至暗示可以“私下解决”。但张涛态度坚决,“我们不能做挨骂的工程。”施工方只得返工。
张涛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他的“三把火”赢得了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
张涛说,“出山公路硬化”完成后,村里计划发展生态养殖业,恢复建立反季节蔬菜经济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猕猴桃种植园区的规模,筹办第一届“四面山猕猴桃节”……事情多得忙不完。
- 女大学生为当好村官狂背土语 赢得乡亲输爱情 (2009-06-19)
- 重庆云阳南溪镇4 名大学生村官 干出百姓期盼的事 (2009-06-24)
- 重庆最美女大学生村官:我的青春我作主 (2009-06-29)
- 开县320名大学生村官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2009-08-07)
- 重庆大学生村官魏钦海与父亲较劲 比父亲更有作为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