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庆巫溪县大学生村官周芸西怎样融入乡亲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汪伟
 2009年7月,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周芸西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后,报名考上了大学生村官,来到位于大巴山脉崇山峻岭之中的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上磺村,一干就是两年多。

  每天清晨,周芸西总爱在村里转一转,看哪家农户又有什么事需要她帮忙,大至办危旧房补贴、养老保险,小至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日前,周芸西向记者讲述了融入农村的心路历程。

  “不停地家访,村民终于认识了我”

  “报到的那天心都凉了!”报到那天的情景令周芸西至今难忘,从重庆主城区到巫溪县,车坐了十几个小时,第二天凌晨才到达县城。而她工作的上磺镇上磺村,距巫溪县城还有50多公里山路。大巴车一路不停地转山、爬坡,“头都转晕了,心也凉了!”周芸西反复问自己:这就是将要工作的地方吗?今后怎样工作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太大了吧!

  她当时就想回家。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父亲平生第一次严肃地告诫她说,你去那里就是去吃苦的,年轻时就要多锻炼,这是一笔一生都用不完的财富。

  与她同到巫溪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多,大家互相鼓励;当地村书记、村主任都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看待,使她逐渐有了归属感。

  “要让村民认识你,也不是件容易事。”周芸西回忆道。记得刚来时,村支书、主任带她挨家挨户去介绍村民认识,但第二次自己独自去时别人早把她忘了。“没办法,我就天天往村民家走,每次去还买很多棒棒糖,给村里的孩子们吃。”不停地家访,使村民们终于认识了这个瘦弱的姑娘,一个开朗的大学生,一个新来的“村官”。

  “在乡村,讲风俗比讲大道理管用”

  这个瘦弱的姑娘,上班第一天劝架怕得直躲,现在能一嗓子动员七八十人修水渠。周芸西曾在电视上看到过村干部开大会:大喇叭一喊,全村人都聚集到村委会。但在上磺村,每次开会得跑上七八十户人家,挨家挨户通知。就这样,很多人还不愿来,得苦口婆心做工作。一路喊下来,嗓子哑了,累得饭也吃不下,这让周芸西体会到乡村工作的不易。

  上班第一天,村支书和主任带她去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刚到农户家,他们没说几句话,两家人又闹作一团,甚至操起扁担、棍棒。周芸西害怕得直躲,没想到,村书记、村主任几句土道理一说,两家人都信服地接受了调解。这让她明白,农民有农民的语言,乡村有乡村的道道,那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从此,每当开会时,她都记下当地干部说的话、当地的方言、农民的语言。

  去年6月,巫溪旱情严重,村里的一条水渠坏了,田里没水,无法栽秧。村民情绪很大,联名写信给政府,但镇里没钱修渠。周芸西去做工作,动员大家自己解决问题。她挨家挨户地劝说,前后花了一周时间,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七八十个劳力上工地修渠,连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和怀孕七个月的孕妇都参与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两天后,水渠修好了,秧苗栽下了。这一切深深触动了周芸西,让她感到村民的质朴。周芸西说:“我虽然是学法律的,但在乡村,有时讲道德、讲风俗,要比讲法律还管用。”

  “一声‘周妹’,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周芸西是重庆人,为消除与村民们的隔阂感,她就努力帮助村民办实事。村里危旧房较多,她帮忙照相,为农户申请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开办了,她帮不识字的老人填表,复印证件……润物细无声,一桩桩小事让村民们认同了她。

  去年有一天,周芸西在镇政府办事,看见一个坐轮椅的妇女在申请生活补贴,但因条件不够申请不到,正在那里哭泣。周芸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上磺村村民。她告诉周芸西,自己女儿在巫溪县中学读高二,老公在外打工,女儿为了能照顾她,就在县城租了间简陋的房子,把她接去同住。“女儿一边读书一边还得照顾瘫痪的母亲,多不容易呀!”周芸西深受感动,决定自己去帮助她们。从4月份开始,她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300元来帮助这对母女。“村民有困难,帮助他们是我的责任。”周芸西说。

  “我们都习惯喊她‘周妹’,人家一个妹娃,从重庆来我们这里,那么远,也不容易!”村里的大妈这样说。村民每年都要给村官打分,上磺村100多名村民代表,连续两年给周芸西都打出了90分的高分。村民们没把她当“官”看,更没把她当外来人看,而是把她当作了朋友。“每当走在上磺村的路上,村民们一声‘周妹’,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周芸西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