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实践“城里妹儿”也是能吃苦的
郑弦(中)一边挖红薯一边向村民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图片由团市委提供
这几天,27岁的郑弦总是在田间地头和办公室之间两头跑,忙着给挖红薯的村民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
郑弦是云阳县青龙街道道湾社区的大学生村官兼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这个2010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入党的“80后”城里妹儿,放弃了云阳县城里优越的工作和家中公主般的生活,毅然来到基层。
“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广阔的农村去,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这是大学生村官到基层锻炼时通常都会放出的“狠话”,郑弦也是带着这样的激情来到道湾社区的。
那年8月10日下午,她搭乘道湾社区会计蒲东清的摩托车,沿着坑坑洼洼的机耕道来上任。
“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差”,这是郑弦对道湾的第一印象。一路上,她从蒲东清那里了解到:1992年以前,这里的“小伙子往外跑,姑娘往外嫁”。由于三峡蓄水,云阳县城整体搬迁到双江镇磨盘寨,道湾的条件才有所改善。
“小郑,不要怕,好好干,有啥子事我们给你‘扎起’!你要好生利用你的知识,带着全村人致富哦!”她听得出来,蒲东清是在给自己壮胆,更寄托着对她的期望。
郑弦此刻也明白了,基层工作并非在办公室擦擦桌子接接电话这么简单,她告诉自己:得有实际行动!
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用了3天时间,挨家挨户走访。看到村民在田间劳作,她会挽起袖子,跟着一把种子一把肥料一瓢清粪地干。村民见了直翘大拇指:“城里妹儿不娇气,难得!”随着工作深入,村民对她的称呼也悄然变化,从开始的“小妹儿”到后来的“郑助理”,再到现在的“郑书记”,“官衔”越来越大,村民与她的心也越贴越紧。
“小小村庄,地方不大,却也是个‘五脏俱全’的大社会,为我们年轻党员提供了实战的地方。”郑弦从苦和累中,渐渐懂得了什么叫农村、什么叫基层。
“一定要让村民喝上干净水!”
道湾是个靠天吃水的地方,全社区2000多口人有时几个月都见不到干净水。去年春节,社区主任梅继承的老父亲去世,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几百人的生活用水就靠房屋旁边的那口池塘,用生石灰消毒后,挑去饮用。“原来村民的生活条件这么差,这些都是我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
郑弦每次走访群众后回到自己的房间,虽然疲惫但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一躺下就是村民渴望水的眼神,年老体弱的婆婆爷爷一大早出去挑水的情景反复浮现。”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喝上清洁的自来水。
一个月后,郑弦写出了详细的道湾社区人畜饮水调研报告,并与村干部一起到各部门去反映情况,申报项目。本以为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结果整整用了一年。去年10月8日,项目终于有了着落,由云阳县水务局进行勘察设计。听到这个消息,她高兴得一夜没睡。
今年1月水管铺设完工,安装水管15830米,解决了道湾村325户、1748人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户带小户 发展特色养殖
郑弦经过调研了解发现,道湾虽然距离城区较近,但村民大多没有长远打算,就靠打工赚点小钱。她想,如果结合本地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养殖,是不是就能带动道湾的经济发展呢?
今年5月,郑弦自掏腰包,带着有创业意识的养鸡户蒲东清、赵昌林一行到长寿葛兰养鸡场、渝北华兴农场以及家禽销售市场等地参观考察。
“城口山地鸡、大宁河鸡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也要走这条路。”今年57岁的蒲东清感慨。看到他们热情高涨,郑弦因势利导,决定采取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
这个模式很快在道湾一组低保户范正建家得到了实践。范家6口人,3人是无劳动力的病患,两个孩子要上学,范正建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为了照顾家人,她不能外出打工赚钱,去年本想在家养鸭,但因养殖成本太高最终搁浅。通过郑弦“搭桥”,她从养殖大户蒲东清那里,每次以成本价买来15只鸡苗养殖,一年养上3次。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只鸡成年后拿到市场可以卖到100元左右,这样,刨去成本等,范家每年可以增加4000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郑弦在道湾社区已经当了两年的村官,当记者问起她对今后的打算时,这个年轻姑娘抿着嘴低下头思考了一下:“未来的事我不清楚,但现在我还想呆在道湾!我觉得党员的带头作用其实就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事,我希望用行动告诉别人,我们‘城里妹儿’在基层也是不娇气能吃苦的!”
- 女大学生为当好村官狂背土语 赢得乡亲输爱情 (2009-06-19)
- 重庆市女大学生村官带头养羊成全国劳模 (2010-05-03)
- 重庆永川女大学生村官深入田间义务插秧 (2010-05-04)
- 重庆女大学生村官1年半走访5000户农家 (2010-05-11)
- 重庆女大学生村官易秋枫:青春奉献田野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