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大学生村官罗晓维:青春献给大山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罗晓维,男,重庆渝北区人。该同志自2010年7月担任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九洞村村主任助理以来,心系新农村建设,情洒大山深处,从对农村一无所知的城市小子变成了能够带领村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的“山里娃”,为促进“重庆市贫困村”九洞村脱贫致富而奔走努力。

  直面贫困,他备感心酸

  2010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罗晓维成为了奉节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安排到甲高镇九洞村任村主任助理。九洞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甲高镇。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0米,共辖6个村民小组,614户2142人。山大坡陡,土壤贫瘠,生产居住条件恶劣,是典型的贫困村。

  为了尽快融入村里,罗晓维到村办公室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详细的安排好了每个月的走访计划。正值重庆酷暑时节,罗晓维顶着烈日走家串户。加之山高地远,住户分散,有时候他甚至每天在大山里走上五六个小时,才能遇上四五家住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用5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每家每户,并完善了全村的民情电子档案。通过走访,罗晓维不仅掌握了村情,还直面了村民的贫困现状,促使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为村民做点什么。

  发展产业,他全力以赴

  九洞村属于高寒山区,主要产业为土豆、玉米、高粱,全村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16公斤,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00元。仅靠传统种植业的耕作无法使农民的贫困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经过罗晓维不断地实地察看与询问做记录,他了解到当地的土质和水源非常适合高粱的生长,只要再采取科学的方法种植,产量一定会大幅提升。村里还有不少天然山洞,洞穴中冬暖夏凉,通风条件好,只要引来投资进行开发,建成酒窖,用山泉酿高粱酒窖藏之后出售,不仅解决了高粱的销售,还能形成种、产、供、销一体的产业模式。这个想法一直在罗晓维脑海里盘算着。

  2011年10月,罗晓维代表甲高镇参加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在北京举办的“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在培训课上,罗晓维系统的学习到了整村脱贫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扶贫开发协会有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并能获得30万元创业资金。他第一时间想到了九洞村的高粱种植项目。

  想到就干。从摸清村里的地形特征到确定产业,从预决算到计算增收潜力。很快,罗晓维做出了产业规划,即发展300亩优质高粱,新建250平方米酿酒作坊并引进酿酒设备一套,以帮助村里发展酒产业。 在几个月的层层申报和筛选过程中,罗晓维对项目书进行了多次反复修改。2012年8月,项目最终获得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批准。这期间,罗晓维还多方联系,得到了当地一家民营企业老板的投资。

  接下来的动员工作,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村民大多观望,不太配合,罗晓维和村干部费了好多工夫,但积极响应的村民却不多。后来,罗晓维只好先做通那些在村里威信比较高的农户的思想工作。例如,村里的玉米种植大户孔令柏就是他重点进攻的“对象”。经过几番劝说,孔令柏答应发展高粱,其他村民见有大户带头,也纷纷转变了态度。

  之后,村里要酿酒,自然要选一个好的地方,罗晓维经过多次考察,最终确定在一个天然溶洞里进行酿制。他还为村里的酒想了一个名字,就叫做“酒洞村”,和村名谐音,并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

  当前,酿酒厂已正式投产经营,第一批“酒洞村”市场反应良好。村里的200余户高粱种植户再也不用发愁高粱无处可销了,同时都还得到了相应的高粱种植补贴,大家都说:“这个年轻村官真有想法”。

  圆吃水梦,他不停奔波

  除了找致富项目,罗晓维还为解决九洞村村民的吃水难题而忙碌奔波。

  九洞村二社和四社, 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吃水用水是老大难问题。当地村民的主要水源地是2公里外山下的一个露天小水凼。每天山上的村民都要全家齐上阵去挑水。下雨天,山路湿滑,每年都会发生摔伤事件,而且水凼的水质严重不卫生。

  2011年11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扶贫开发项目正式启动。罗晓维看到了希望,做勘测、绘工程图、做预算,迅速起草了多项申报资料,向国务院扶贫办人饮项目办公室提交了申请——希望在九洞村二社和四社分别修建一个人饮蓄水池项目,解决村民饮水困难。

  2012年9月,由新加坡连式援助组织中国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村官工程办公室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村官工程饮水项目负责人带队的考察组,实地查看了九洞村人饮蓄水池的选址,检测了水质。考察组认为九洞村山沟溪水水质甘甜,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蓄水池选址合理,将积极支持该项目的建设。

  2013年1月,该饮水项目批文下达。1月28日,市扶贫开发协会代表九洞村正式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签订协议,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补助14万元、甲高镇政府财政划拨6.16万元,九洞村村民投劳筹资11万元,在二社建一座容量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四社建一座容量为360立方米的蓄水池。

  当前,两座蓄水池正在快速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将完工并投入使用,700多村民的饮水难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