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市探索大学生村官派下去也要上得来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何金 林熙
![]() |
本报驻泉州记者 何金林熙/制图
近日到晋江采访,来自该市市委组织部的一组数据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晋江市13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已有96名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并得到加分,被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录用。
自2005年开始,晋江市开始面向社会选拔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官”。6年多来,已有1311名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担任村务专职工作者。年轻的大学生风华正茂,有思路有想法,来到基层,谁不想多干点事情?事实也是这样。这些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多数很快就适应了晋江农村基层的工作和生活,并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滞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尤其是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而客观现实是,当前农村是个人才净流出地,有技术专长的年轻人出去打工,有经营头脑的人出去创业,成绩好的学生考上大学一去不复返。由于农村人才空心化,一些村级基层组织因此出现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不能令群众满意的情况,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大受影响。
晋江市委组织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轻大学生“村官”给晋江农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晋江基层村一级组织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工作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大学生还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起到了显著作用。
由此,一些人开始认为,应该让这些大学生在基层扎根下来,这样就能长久地为晋江广大农村服务。让人惊讶的是,晋江市反其道而行之,每年专门组织事业单位面向全市村务专职工作者进行招聘考试,根据表现依次加分,并提供相应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岗位,为其进入城镇打开通道。对此,晋江给出的解释是,只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公平公正的晋升制度,让有为者有位,才能激发这些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的确,我们一味地要求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要求他们只讲奉献,堵住其进入其他发展空间的渠道,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长久的。晋江这一做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主动为那些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城提供通道,让他们看到盼头,从而激励更多优秀大学生下到基层农村,也为大学生“村官”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大学生“村官”派下去也要上得来,晋江的这一探索值得总结推广。
延伸阅读:
- 福建闽江学院 赴三明湖美乡仁美村调研选聘生工作 (2009-11-09)
- 福建省闽侯县大学生村官 全部兼任农村基层团干部 (2009-11-09)
- 福建省福鼎市大学生村官“暖民心解百家困” (2011-07-26)
- 福建大学生村官工作感悟:心贴农民耕耘稻田 (2011-08-29)
- 福建省厦门市大学生村官中期提高培训班结业 (2011-10-04)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