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大学生村官何东明:当好“六大员”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他,很普通,却也平凡,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总在做着点点滴滴的小事;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人民;他,就是福建省漳平市2010届选聘生——何东明。自从到漳平市拱桥镇梧地村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以来,他努力履行好自己大学生村官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总结,扎扎实实工作,努力扮演好农村“六大员”的角色,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1、当好镇村事务的办事员。从任职之初,他就以村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刚开始到村里,对村里的情况不熟悉,为了尽快了解村情,熟悉村务,他主动要求到村干部家里走访,逐一了解情况,村里很多年长的老人都是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他就请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当翻译,和村民泡泡茶,拉拉家常,尽快融入农村。在这次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他认真参加普查培训,学习有关政策方针,和镇村干部一起入村落户开展普查工作。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并对人口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在普查后期对普查材料进行了审核、统计,确保普查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在招工工作中,他主动当好村民和企业的桥梁,进村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向群众宣传就业信息及工业园区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平台,协助举办了工业园区现场招聘会,解决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新农保是一项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为了方便群众办理,他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和镇村干部将复印机、申请表格等材料带到村里,省去群众赶到镇上集中办理的麻烦。为了能让60周岁以上的孤寡、残弱老人及时拿到补助款,他和村干部上门服务,收取办理所需材料,为群众填写申报表;他还参与“爱国卫生人人参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材料,与村干部一同对村内水沟渠道、路面垃圾等进行清理,并向村民发放鼠药、蟑螂药等“除四害”药品,营造良好的村居环境。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他总是主动参与其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村里的每件事。

  2、当好人民群众的联络员。村民与村、镇干部,村干部和镇干部之间,难免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矛盾,如果稍有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化,其中很多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沟通。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他,努力争当好人民群众与镇、村干部的联络员,及时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在综治平安建设的访查活动中,通过走家串户,排查出许多群众的矛盾、纠纷。村里有小孩因为父母外出的原因,户口没入成,他将情况记录下来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及时帮其入户;村里毛竹山场较多,因林权发证引发了很多纠纷,他先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群众的过激情绪,再和林业、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排解矛盾;村里的86岁老人许文三因为患眼疾治病要开具证明,到镇里行动不便,他主动帮忙开证明;上级部门有很多相关的补助资金和慰问物质要发放给村里对应的群众,为了方便那些行动不便的群众,他主动将这些补助款和慰问物质送上门,让这些受助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村里有企业的工程项目因弃土给村里的河道、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在得知情况后,他及时向村里、镇里反映,并协调镇国土所、安监站、水利站等部门进行核查处理,使安全隐患得以及时解决。群众之事无大小,样样他都尽心做。

  3、当好村情民情的调研员。梧地村是拱桥镇的门户,是拱桥镇距离漳平市区最近的村。土地总面积1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1万亩,耕地面积707亩,其它绿化苗木45亩,矿产资源丰富。农户249户,886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26元,是个传统的农业村,现阶段很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食用菌种植,作为一种资源消耗型产业,食用菌种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针对梧地村的实际情况,他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了探索新型的发展道路,他走访农户、查阅资料。梧地村所在的拱桥镇是一个绿色生态旅游镇,又是水源保护地,镇内的生态旅游休闲农家乐也形成了一定规模。梧地村近年来有引进鲜切花种植。他以此为突破点,摸索出一条绿色生态旅游结合鲜切花种植观赏及花艺表演的发展思路,即扩大鲜切花种植规模、提高种植质量、增加种植品种、建立鲜切花观赏园、发展鲜切花插花艺术的发展模式。他积极向村民、村干部请教,到鲜切花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的文献综述,对比其他地方的发展道路,从中总结经验,认真撰写调研报告。为梧地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努力使梧地村经济发展能走上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道路。

  4、当好科学技术的辅导员。虽然不是农学专业,但他却利用自己熟练的电脑水平和信息检索技术为农民朋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村民在种植香料植物罗勒的过程中发现作物有凋萎现象,若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得知情况后,他及时查阅互联网资料,发现该现象是由于高湿和排水不良而感染真菌性叶斑博,通过疏导种植地块,凋萎现象得以及时解决;镇里针对毛竹和食用菌种植户较多的情况,举办了一场“丰产毛竹林培育”、“菌草香菇栽培与加工技术”的科普讲座,他和村民们一同参加学习,认真记录,并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进行提问,在会后还和村民进行探讨,积极推广使用菌草进行食用菌种植;村里的村财和村民收入并不富裕,很多村民想要创业发展新型农业的资金缺口较大,为了能让村民发展经济,他积极帮助村民撰写资金补助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补助。他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尽心尽力帮助群众发展致富。

  5、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基层一线是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主要宣传阵地,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他,有着明显的知识优势和工作热情,接受、解读新政策法规的速度快,在认真学习国家涉农惠农政策法规的同时,他积极充当好政策宣传员这个角色,及时公开村务材料和宣传画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上级分发的有关材料,他总是边学习,边分发给群众,耐心讲解,共同探讨,使村民能第一时间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今年是建党90周年,他和村民、村干部认真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并将学习体会发表在大学生村官网上,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 在开展各种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撰写工作简讯,村里的招工工作、旅游节活动、镇里村里的各种会议等,他总是第一时间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展现工作亮点和工作特色。

  6、当好村里户间的电教员。在工作之余,他还是村、镇里的“电教员”。镇里经常要打印大量的材料,他总是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能耗完成排版、打印、装订任务。镇里有谁的电脑出现故障,或在文件处理中有遇到操作方面的问题,他都是随叫随到,在能力范围内给予解答维修,为镇、村提供了很大便利;他同时还做好镇里的视频会议系统、村里的远程教育系统的播放及日常设备维护工作,保证会议及教学信息的及时传递。他的热心勤劳得到了镇村干部及村民的一致认可。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但有一腔饱满的热情,有一张热情的笑脸,有一个朴实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双勤劳的手,做着平平凡凡的事,帮着普普通通的人,尽心尽力当好村里的“六大员”。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主动承担起肩上那份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学习、严于律己、心系群众,做好本职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他那支青春的彩笔,描绘农村这张朴实的画布;将他那朵青春之花,点滴绽放在这片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