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冯素金被村民称为“护花使者”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黄如飞 钟茂富
  因为生在农村,考上农大,读了农学,回到农村,服务农民,她被当地人称为“五农”大学生“村官”。

  因为逆市带头种花,自办农业科技小报,盘活了花市,带富一方人,她又被村民称为“护花使者”。

  ……

  她,就是有“鲜花村官”之誉的武平县城厢乡园丁村党支部副书记冯素金。

  花农泄气,她逆市打气

  “花卉行情近期一直不好,幸亏有‘鲜花村官’帮忙在网上联系销路,要不30亩花卉就惨了。”27日,园丁村花卉种植户钟新文告诉记者,冯素金来村里三年,村面貌一年一个样。

  冯素金2009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到园丁村任大学生“村官”时,恰逢当地花卉市场遇冷,原来每株售价不下45元的野生花卉富贵籽,只能卖十来元,连成本都赚不回。

  花农泄了气,怎么办?

  “只有做给村民看,才能引导群众干,最后帮着群众赚!”冯素金决定租田种花。不料,这一想法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

  那段时间,一到周末她就往家里跑,软磨硬泡,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几个月后,父母终于点了头。

  谁知花农却不买账,不愿把田租给她。

  最后,村干部带着她挨家挨户做工作,才算租到一块地。

  冯素金告诉记者:“基地首期投资就要16万多元。为此,父亲变卖了肉猪,拿出所有储蓄,并让母亲到花卉基地帮忙。”

  就这样,冯素金开始了创业——3亩多钢架大棚、70多平方米管理房搭建起来了,5万多株小苗种下去了……

  鲜花生病,她自办农技小报

  由于是科班出身,冯素金很快得到花农的信赖。

  她随身携带一份园丁村农业科技小报,上面记载着各种花卉的“健康状况”。村民每期只要翻阅这份小报,没准就能给花儿对症下药。这份小报,冯素金可是“总编辑”。

  过去,花农养花,没多少技术,都是靠天吃饭。冯素金利用自己的基地成果和小报上的知识,教大家一改传统的“土法上马”,学习扦插、育苗等方法。为了让村民更全面地掌握花卉栽培、病虫害防治及营销技术,冯素金给自己下任务,定期编印园丁村农业科技小报。每办一期,她都要翻阅200多篇科技文章。目前,这份小报已出了8期,村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花儿的“体检表”,还能了解市场变化。

  在冯素金的花圃,记者看到竹柏、富贵籽、红豆杉、桂花、茶花、罗汉松等名贵花卉生机盎然。

  “冯素金不仅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还举办农民培训班,并把村里花卉的图片和信息发上网,销路拓宽了,连东北的经销商都跑到我们这里来买花。”村支书李德雄说。

  QQ不“谈情”,专门“烦”老师

  除了泡在田里,冯素金也泡在网上。但她用QQ不“谈情”,专门“烦”老师。

  2009年10月,村里的富贵籽成片烂根,花农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冯素金也束手无策。后来,她把病株寄给母校的陶萌春教授,陶教授通过检验得出结果,这是青枯病,如果蔓延开来有可能会造成绝收。陶教授建议使用农用青霉素、赤霉素、链霉素,对已发生的病苗进行火烧或深埋处理,杜绝传染;一年生两年生的苗,可选用石灰防止传染。青枯病很快得到控制。

  从此,冯素金通过电话、QQ、邮件等方式,与母校老师建立经常性联系。每当遇到种植难题,老师们总能第一时间答疑解惑。

  今年3月,冯素金花圃里的竹柏小苗大量萎蔫,她没找出病因,就请教花农。大家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病根。冯素金就用相机拍下病株,传给艾洪木教授。艾教授认为是太湿导致真菌性病害,建议使用浓度稀点的托布津。按教授的建议实施后,竹柏小苗复现一片绿色。

  如今,在冯素金的示范带动下,园丁村发展花卉种植户80户,今年新增30户。村里的花卉种植面积从2009年的500多亩增加到1300多亩,仅花卉种植一项实现村民人均收入3000多元。规划实施的“十里花廊”已现雏形。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摔打在农村,成长在农村,我感到无比充实与快乐。”冯素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