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丈量"象牙塔"到"新农村"距离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一个电话,改变了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工程2004届梅列籍毕业生黄帮群的人生轨迹。

  “毕业之后,我辗转福州、泉州等地,希望找到一份好点儿的工作。换了好几份工,还是没有满意的。2005年夏天,在泉州一家企业上班时,我接到了梅列区人事局打来的电话。他们希望我回梅列,做个‘村官’。”这个电话,让离家漂泊多时的黄帮群心动了:驻村期间月工资800元,一年后,有望转入区属事业单位编制。

  经过层层考核,2006年2月,黄帮群来到三明市梅列区列西街道小蕉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村官”生活。和他一批“走马上任”的,还有另外七名梅列籍全日制高校毕业生。

  黄帮群他们赴任时都还不知道,在晋江,已经有近130名大学生“村官”,先行一步,活跃在晋江基层各乡村的舞台上。

  人才渴求,催生“大学生村官”计划

  “我们选聘的这些驻村的大学生,更确切的称谓是专职村务工作者。”梅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易建光告诉记者,梅列推行这项举措,有着很现实的考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需要一大批了解农村工作、有开拓性思维,包括能熟练掌握电脑技能的干部。可大多数村里的现状是,几个村主干找不出一个会电脑的。而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一方‘求贤若渴’,一方‘就业无门’。”2005年,中办发文《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成了梅列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契机。“看到文件后,我们就萌生了选聘梅列籍大学生驻村的想法,并得到了区里主要领导的肯定。大学生在村里锻炼一年后,成为区里的储备干部。这也算吸引本地人才的一个办法吧。”

  相关方案制定出后,梅列区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广发“英雄帖”,开门纳贤。黄帮群就是在这个时候接到电话的。一开始,来报名的大学生有三四十人。后来,有的考取公务员,或另有高就,分流了一部分。最后,陆续确定下来驻村的有八人。在《梅列区专职村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里,记者看到,“村官”们的职责有,“负责做好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和《村务报》的刊发、编印工作”等等。

  “人少了点。全区23个村,要是每个村都能配一个大学生就好了。其实,我们的条件不算差,工资不低,一年后择优入事业单位的编制。要怪,只能怨我们山区现在对大学生吸引力还不够,留不住人。”据易建光了解到的信息,每年梅列籍大学毕业生返乡的不到两成。

  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晋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基层干部经济、法律、计算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短板”也日渐显现,“人才饥渴”的信息从各乡村反馈而来。而在晋江市人才市场,有5000多份晋江籍的大学生档案,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在晋江就业,甚至还未就业。“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一个想法在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连赞的大脑里盘旋起来。

  程序完成之后,晋江市开始尝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首批32名大学生“村官”。令晋江市委组织部始料未及的是,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吸引了400多名大学生前来报名,最后经考试录用了27名。之后,晋江市委组织部决定“扩大战果”,进行第二批招聘100名,报名人数突破800人,最后录用了98人。

  四位“村官”的乡村体验

  A.黄帮群:“我随身带着烟”

  1月16日,梅列区小蕉村村部。瘦高的黄帮群一脸的“书生气”,快一年了,帮群的“村官”也将告一段落,等待他的是梅列经济开发区的新工作。尽管即将“高升”,帮群对坐在一旁的村支委老高充满敬重,“老高是我师傅”。

  一到小蕉村,从小在市区长大的黄帮群就陷入到零零碎碎的村务之中。“有时觉得没什么事,有时又觉得事情一大堆,不知从哪里入手。这里没有严格的上班时间,很多工作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完成的。村支书布置工作,很少书面给你写得清清楚楚,多数时候,聊完天,工作就安排完了。什么时候完成,也没个时间表,更没有谁来监督你的工作,全靠自觉。”

  只念了三年小学的“师傅”老高,对自己大学生“徒弟”的评价是:不简单,踏实,懂礼貌,知道尊重人。不简单,是因为“徒弟”拿着大学文凭,还肯到农村来锻炼,而村里的不少大学生,毕业了就没影了;踏实,是指“徒弟”不懂不装懂,知道请教别人,“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不容易”。

  帮群这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怎么跟村民“套近乎”。小蕉村位于梅列经济开发区内,村民的征地补偿是个“麻烦事儿”。“有的村民不清楚政策,而按照自己想法要求赔偿,不答应,就不搬。没辙,村两委的干部只好挨个入户做工作。村民白天都不在家,只能晚上去找他们。一趟不行,两趟;两趟不行,三趟。有的村民讲道理,会慢慢跟你说;有的村民性子急,没说几句嗓门就大起来,真有‘秀才遇到兵’的感觉。”

  跟着“师傅”入了几次户,帮群慢慢摸到了一些与村民打交道的“窍门”。“这里头很有学问。村民递给你的茶水,不管渴不渴,你都要喝上一大口,还得夸几句好喝。跟大婶聊天,你得和她聊子女;跟大叔搭腔,要先散几根烟。”一年下来,不抽烟的黄帮群已经养成了在口袋里搁一包烟的习惯。

  B.郭文君:“我已经是后洋村人了”

  梅列区后洋村郭文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空气好,村民热情。“以前没有和农民打过交道,一接触,真的很容易被他们朴实、热情所感动。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见了你,大老远就会和你打招呼。‘小郭,吃了没’,‘小郭,来家里坐坐吧’。到村民家里,他们会捧上一大篮子柑橘、柿子堆在你面前,一个劲儿叫你吃。”

  村民的热情,让郭文君有“无功受禄”的感觉。“到村里,我能做些什么?”刚下村,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郭文君,她形容那时的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好在下派村支书和村两委的干部都很热心,教了我很多东西。”郭文君说:“他们告诉我,要做好基层工作,一定要沉下去。”

  一沉下去,郭文君发现了村民笑容背后的艰辛生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芦柑,价格随行就市。由于信息不灵通,常常是大年卖不出好价钱,有好价钱时又没有货。不少青壮年在外务工,把小孩留给爷爷奶奶照看。城里的小孩放学都玩电脑、电动玩具,村里的小孩还得帮着干家务。村民对自己的身体十分‘吝啬’,经常把小病拖成大病,才舍得进医院……”

  提到后洋村时,郭文君总是一口一个“我们村”,“我已经是后洋村人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郭文君看成是自己的事。除了日常的工作,郭文君还“没事找事”。后洋四个自然村,唯独剩下前坑还没有通自来水。村民反映强烈,村两委也将此事列入“攻坚”项目。了解情况后,郭文君不声不响地利用自己的“关系”,向有关部门争取到了一万多元经费。柑橘成熟时,郭文君不停地向亲友推介后洋的芦柑,还上网发布供货信息。一位永春客商在网上看到芦柑的信息后,来到后洋村,一举收购了30多万公斤。

  在后洋近一年,最让郭文君念念难忘的是一件小事。2006年夏,村民雷上进抱着一个大西瓜,满头大汗地敲开了郭文君宿舍的门:“来,小郭,尝尝这瓜。地里最大个的,一直没舍得卖。”原来,老雷种瓜时,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在郭文君的帮助下,借到了3000元本钱。“我听了,心里酸溜溜的,差点哭出来。你帮村民做了哪怕很小的事,他也会记得的。”郭文君这样对我们说。

  C.张少梅:回娘家的“女村官”

  “我们村由张厝、何厝、吴厝、后边四个部分组成,划分为十个居民小组,人口4578人,土地面积4.4平方公里,外来人口3000多……”聊起砌田村,张少梅如数家珍。

  这位放弃了晋江法院的优越工作,毅然回到村里的“女村官”告诉记者,她从小在砌田长大,14岁才搬到晋江市区,和砌田村有很深的感情。这次考“村官”,又恰巧把她分到砌田村,“这就是回到自己的‘娘家’”。

  作为厦门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却选择到村里当村官,张少梅坦言,除了感情的因素,砌田这几年迅速发展的经济,也是吸引她回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砌田兴起了一股办厂的热潮,再生造纸业、包装业、印刷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2005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2.5亿元。张少梅说:“我相信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

  村党支部书记何贻宣说,以前村里穷,干部文化水平不高,九个“村干”中,只有两个高中毕业。“小张的到来,充实了村干部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把她长久留下来。”何贻宣笑着说:“新公寓建成后,打算腾出一套,以优惠的价格给小张,希望她能把家安在砌田,成为这里的‘永久牌’干部。”

  大学生要适应村里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一定会有一个磨合期。张少梅说,为了村里的事,她没少受委屈,尤其是刚下村那会,一些村民因为手续不齐办证受阻,觉得是她为难他们。张少梅默默承受着,她相信时间久了,村民总能理解她的。

  去年4月下村,到现在快10个月了,张少梅的工作慢慢得到村民的理解。在张少梅的努力下,村里多方筹集资金,修了进村的水泥路,这件事让她赢得了不少村民的啧啧称赞。

  D.施铭晓“农村更需要我”

  施铭晓,在下派晋江龙湖镇各乡村的大学生中,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快,体现在施铭晓的工作效率上。

  龙玉村是龙湖镇的一个大村,全村3500多人,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村两委干部只有8人。随着村企规模扩张,村里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施铭晓这名大学生“村官”下来后,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小施几乎为我们承担了一半的工作量。”龙玉村支部书记许泽清说。

  走村串户、与村民拉家常、到企业了解情况……施铭晓说,当初没想到“村官”的工作会这么多这么杂,治安、环卫、计生、邻里纠纷等,啥都要管,是个“管家公”。他坦言,刚下来的时候有些不适应,现在基本上完成了由大学生到村务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施铭晓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他说,他出身农村,了解农村,所以当初选择农业大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赢得了龙玉村村民的信任。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小施责任心强,时间观念强,完全没有年轻人的散漫,为人谦虚。有时候他在村里为村民办事,村民们想留他吃饭,他总是拒绝,坚持去几里外的镇食堂吃快餐。

  因为工作出色,他被村民推选为镇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许泽清说,现在,施铭晓在龙湖镇名声不小,村里也开始让他做村委与镇党委和政府的协调工作,很多村民都认定他是镇里来的干部,服他,村里的一些矛盾和纠纷解决起来,也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