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创新四机制 努力铸造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品牌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王学 王建飞
自江苏省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江苏省沭阳县先后接收安排了104名省派大学生村官和自主选聘了101名县派大学生村官。为了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该县把引导和促进创业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发展的载体性工程,创新四大机制,努力铸造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品牌。截止目前,该县已有120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独办、领办、合办的方式创办项目90个,解决了3000余名劳动力就业,带动900多户贫困户脱贫,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立全员创业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想创业。把引导和推动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带领创业作为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明确创业目标。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全员化创业机制,明确要求任职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底参与创业比率达到95%以上,新录用的大学生村官任职第一年参与创业比率达到50%以上,第二年达到95%以上。二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发放创业项目调查表等方式,向大学生村官及任职所在乡镇宣传创业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大学生村官创业群体的典型事迹,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大潮。县电视台推出大型系列报道 “大学生村官燃烧创业激情”专栏,进一步放大典型效应,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三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一卡通”制度,县委、县政府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各单位在证照办理、贷款申请、项目用地等全方位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无障碍。
完善配套服务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创业。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不足,启动资金缺乏的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化解大学生村官创业难题。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的实施办法》、《沭阳县大学生村官带头带领创业风险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资金扶持政策,在设立300万元创业专项资金基础上,又设立30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扶持资金和100万元大学生村官扶贫创业资金,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补助、借款、融资担保、配套资助等方式,扶持大学生村官创办、合办项目。二是开展立体服务。实行大学生村官创业“点单培训”制度,根据大学生村官实际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采取网络培训、外出培训、观摩考察、专题讲座、专人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为他们创业提供知识、技能和技术支持。完善服务方式,为任职大学生提供包创业引导、包项目选择、包政策指导、包方法帮教、包跟踪服务、包困难解决的“六包”服务模式,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强化载体建设。依托沭城工业园、软件产业园,建立县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立乡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探索大学生创业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地方实际,采取自主创业、“抱团”创业、大户+基地+大学生村官+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参与创业。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快创业。一是健全考核奖惩体系。突出乡镇、场、社区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过程性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实行大学生村官创业“季报”制度,定期对抓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不力的党委书记进行提醒谈话,取消所在单位组织工作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并相应扣除全县目标考核党建方面分值。二是开展递进培养工程。按照 “八大员”的职责定位,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综合性、立体化、复合式的培养锻炼。对非中共党员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其积极向组织靠拢;对目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转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对创业实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在自我举荐、相互推荐和组织点名推荐的基础上,统一调配安排到难以产生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人选的村,公开竞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三是实行“六个一批”制度。着眼于大学生村官选、育、管、用、出全过程,坚持关心培养与严格要求并重,提出“村干部岗位留任一批,创业有成转型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充实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一批,乡级班子优选一批,考核不称职淘汰一批”等“六个一批”的使用措施,明确规定县乡事业单位岗位出现空缺的80%以上名额用于招录大学生村官,乡镇长助理选拔50%以上名额用于招录大学生村官,使大学生村官创业上有劲头、政治上有奔头。
创新帮带帮扶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创成业。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为他们成功创业搭建平台。一是实行“双联双带”制度。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挂钩联系大学生村官“双联双带”制度,规定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相关单位至少要联系一个大学生村官工作示范点和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点,进一步拓宽乡镇(场、社区)党委和大学生村官与县级领导及县直部门的交流沟通渠道,让县乡领导直接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做帮办。二是组织牵手共创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与省科技厅、省驻沭扶贫工作队结对联姻,邀请他们为大学生村官解读创业政策,剖析成功案例,帮助大学生村官规避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技能。依托县工商联,以全县知名本土企业家为主要对象,开展百名大学生村官与百名企业家“牵手共创”活动,为大学生村官选聘创业指导员,目前该县的178名大学生村官都有了自己的创业辅导员。三是实行政策捆绑倾斜。充分发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联合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团,为他们提供项目论证、引进、技术培训、运行诊断、产品推广营销等一系列的“套餐”服务,同时精心研究省市有关部门出台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在创业项目选择、项目资金扶持、创新成果申报等方面,实现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全过程“捆绑式”对接和倾斜,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王学 王建飞)
建立全员创业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想创业。把引导和推动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带领创业作为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明确创业目标。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全员化创业机制,明确要求任职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底参与创业比率达到95%以上,新录用的大学生村官任职第一年参与创业比率达到50%以上,第二年达到95%以上。二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发放创业项目调查表等方式,向大学生村官及任职所在乡镇宣传创业的目的和意义,引导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大学生村官创业群体的典型事迹,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大潮。县电视台推出大型系列报道 “大学生村官燃烧创业激情”专栏,进一步放大典型效应,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三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一卡通”制度,县委、县政府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各单位在证照办理、贷款申请、项目用地等全方位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无障碍。
完善配套服务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创业。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不足,启动资金缺乏的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化解大学生村官创业难题。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的实施办法》、《沭阳县大学生村官带头带领创业风险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资金扶持政策,在设立300万元创业专项资金基础上,又设立30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风险扶持资金和100万元大学生村官扶贫创业资金,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贴息补助、借款、融资担保、配套资助等方式,扶持大学生村官创办、合办项目。二是开展立体服务。实行大学生村官创业“点单培训”制度,根据大学生村官实际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采取网络培训、外出培训、观摩考察、专题讲座、专人辅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为他们创业提供知识、技能和技术支持。完善服务方式,为任职大学生提供包创业引导、包项目选择、包政策指导、包方法帮教、包跟踪服务、包困难解决的“六包”服务模式,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强化载体建设。依托沭城工业园、软件产业园,建立县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建立乡级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探索大学生创业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地方实际,采取自主创业、“抱团”创业、大户+基地+大学生村官+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参与创业。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快创业。一是健全考核奖惩体系。突出乡镇、场、社区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过程性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实行大学生村官创业“季报”制度,定期对抓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不力的党委书记进行提醒谈话,取消所在单位组织工作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资格,并相应扣除全县目标考核党建方面分值。二是开展递进培养工程。按照 “八大员”的职责定位,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综合性、立体化、复合式的培养锻炼。对非中共党员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其积极向组织靠拢;对目前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转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对创业实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在自我举荐、相互推荐和组织点名推荐的基础上,统一调配安排到难以产生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人选的村,公开竞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三是实行“六个一批”制度。着眼于大学生村官选、育、管、用、出全过程,坚持关心培养与严格要求并重,提出“村干部岗位留任一批,创业有成转型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充实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一批,乡级班子优选一批,考核不称职淘汰一批”等“六个一批”的使用措施,明确规定县乡事业单位岗位出现空缺的80%以上名额用于招录大学生村官,乡镇长助理选拔50%以上名额用于招录大学生村官,使大学生村官创业上有劲头、政治上有奔头。
创新帮带帮扶机制,促使大学生村官创成业。针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为他们成功创业搭建平台。一是实行“双联双带”制度。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挂钩联系大学生村官“双联双带”制度,规定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相关单位至少要联系一个大学生村官工作示范点和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点,进一步拓宽乡镇(场、社区)党委和大学生村官与县级领导及县直部门的交流沟通渠道,让县乡领导直接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做帮办。二是组织牵手共创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与省科技厅、省驻沭扶贫工作队结对联姻,邀请他们为大学生村官解读创业政策,剖析成功案例,帮助大学生村官规避创业风险,提升创业技能。依托县工商联,以全县知名本土企业家为主要对象,开展百名大学生村官与百名企业家“牵手共创”活动,为大学生村官选聘创业指导员,目前该县的178名大学生村官都有了自己的创业辅导员。三是实行政策捆绑倾斜。充分发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联合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团,为他们提供项目论证、引进、技术培训、运行诊断、产品推广营销等一系列的“套餐”服务,同时精心研究省市有关部门出台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在创业项目选择、项目资金扶持、创新成果申报等方面,实现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全过程“捆绑式”对接和倾斜,确保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王学 王建飞)
延伸阅读:
- 优先获贷专家指导 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多重利好 (2008-12-05)
- 安阳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2009-02-03)
-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条件及分析 (2009-01-20)
- 东台为“大学生村官”建立“科技智囊团 ” (2008-12-30)
- 优先获贷专家指导 学生村官创业有多重利好 (2008-12-15)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