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甘肃省委组织部 作者:甘肃省委组织部

选派大学生“村官”是新形势下建强村级班子,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创新,在基层非常切合实际、现实有用。2008、2009 两年,康县共分配大学生“村官”12名,现在岗10名,男6名,女4名,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4名,任村委会主任助理6名,其中,2008年分配8名,1名辞职,现在岗7名,2009年分配4名,1名未报到,现在岗3名。

    一、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的主要做法

    文化程度高、创业热情高、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是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特质。基于此认识,我们围绕坚定他们扎根基层的坚强意志,历练融入农村的工作经验,坚持“因才因地施用、发挥专业特长、引导创业带富、总结推广实践”的工作思路,采取强管理、建舞台、提热情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带动全县村级班子建设上台阶。

    一是加强管理,教育提高。教育管理和待遇留人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成长创业的基础。我们严格按照《甘肃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等制度规定,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管理教育范畴,建立大学生“村官”由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三级管理机制,实行经常性沟通情况、重点工作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管理考核,增强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责任感。由县、乡、村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建立分级分层培训责任机制,实行县级培训、乡镇培训和产业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教育培训。两年来,大学生“村官”参加市县举办的特色产业和农业技术培训36人(次),参加乡镇培训62人(次),参加特色产业专题培训72人(次)。坚持正确的用人理念,把落实待遇和关注照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规定标准,及时兑现了大学生村官报酬。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由县委组织部负责按月足额发放,同时,积极协调财政、社保等部门,全面落实了医疗保险和个人意外伤害保险,督促各乡镇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并指派专人,带领熟悉环境,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二是跟踪指导,鼓励创业。强化指导和鼓励引导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成长创业的关键。我们坚持把指导实践和提供机会作为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对分配我县的大学生“村官”,按照其专业特长,全部安排到整村推进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灾后重建重点村和基层党建示范点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探索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实施项目、争取项目、规划编制、破解问题、群众反映等工作记实制度,采取半年一初评、年度一总评的办法,激励他们尽其发挥,各显其能。同时,各乡镇党委普遍安排大学生“村官”牵头实施所在村重点项目,明确要求参与村“两委”集中议事,帮助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矛盾,确保了大学生“村官”有位置、有机会。全面落实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三级指导责任制,实行定期汇报工作情况和指导情况,经常听取大学生“村官”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分析,增强工作信心,鼓励扶持创业,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长德才、增能力。

    三是提供平台,放权实践。提供机会和注重实践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成长创业的有效措施。我们坚持把按特长给机会作为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落实项目建设的责、权、利,提供平台,放权实践。平洛镇贯沟村、阳坝镇宋沟村大学生“村官”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积极发挥作用,组织村社干部因户施策、科学选址、协助贷款、调解矛盾、加快重建,成效明显。碾坝乡安家坝村大学生“村官”在实施村级班子整顿提升项目中注重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立足实际,寻找差距,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王坝乡鸡山坝村大学生“村官”牵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立足村情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带领全村群众发展养殖业,户均养猪达到5头,年出栏3头,增收4000元,并按照乡村统一部署,积极动员群众,完成灾后重建和异地搬迁任务,新农村建设已见雏形。岸门口镇青冈坝村大学生“村官”牵头实施创业扶持项目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贾坝村平坦的地理优势和充足的光热条件,建成核桃示范园 200亩,新栽植核桃5000株,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推广激励,展现价值。及时发现和总结推介先进做法是鼓励大学生“村官”成长创业的突破口。我们注重对大学生“村官”在加强基层建设、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和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好典型、好做法,及时挖掘总结,通过《组工简讯》、新闻稿件、媒体专访等渠道,广泛宣传推广,同时在各种表彰活动中,对表现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实绩,既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又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信任度。

    二、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年来,康县在大学生“村官”管理教育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大学生“村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兢兢业业、恪守职责、辛勤工作,在完成重大项目建设、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部门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大学生 “村官”的工作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应对和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不足;完成工作任务能够积极主动,但缺乏上下沟通的方式方法;工作中有急躁思想,与村干部和党员群众融入速度缓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找准大学生“村官”的活力点,进一步创新管理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努力把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促进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对于进一步抓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尽快制定出台《大学生村官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机制体制,创新大学生“村官”补助措施,把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与关爱激励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凭实绩、凭德才落实大学生“村官”政治、工作、生活待遇的长效机制。

    二是提供更多平台。坚持在政策、资金、待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创建更多的锻炼平台,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

    三是大胆创新工作。鼓励大学生“村官”要树立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意识,抓住每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创新实践、创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是加大选派力度。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大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力度,加快村村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及早实现,为促进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