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陈贵英:广阔天地中点燃青春岁月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何文政

  2006年起,贵州省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拔志愿服务农村的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知晓这个消息后,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陈贵英处于亢奋之中。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她自小就怀喘着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努力让家乡变美,让亲人变富。2007年11月,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分配到关岭县八德乡田坝村工作,2008年转聘到贵州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女大学生“村官”。

  她刚刚走上“村官”岗位的时候,曾经困惑犹豫过。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村,可现在又要返回农村,觉得很失落,担心亲人朋友看不起,心里难以接受。虽然自己自小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可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是有不少差距。她曾无数次在心底里问自己:当村官正确吗?当村官有前途吗?自己是个女孩子能当好村官吗?开弓没有回头箭,目标确定了就要一往直前。经过苦苦的思索,她毅然背上行囊,迈向了广袤的农村天地,点燃自己的青春岁月,开始了她精彩而充实的村官生涯。

  转变角色 积极融入农村

  陈贵英工作的田坝村距八德乡政府驻地约26公里,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178户,847人;主要居住有布依、黎、汉族等民族;全村共有耕地511亩,其中水田265亩,旱地246亩,是八德乡秋淡季蔬菜种植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县畜牧局规划的 “母猪养殖专业村”。为了尽快实现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到田坝村的第一天,她就走向了田坝村的田间土角、山山水水,全面了解村貌村情;走访了村里历任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向大家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广泛征求意见。工作不到两个月她足迹就遍布了村里的每寸土地,家家户户留下了她的身影。通过深入的走访、与农户“零距离”接触,她深感农民的纯朴和农民群众对大学生人才的渴求,更加坚定了她要把工作干好的决心和信心。特别让她刻骨铭心,让她震撼的是在2008年1月12日这天,正值百年的雪凝灾害,当她和村里的两位干部送救济物资到村民江成福家时,看到了江成福74岁的老伴正蜷缩在他的病床边,他老伴只穿了两件薄薄的单衣,屋里没有生火,外面是冰天雪地,屋里也非常寒冷。看到这情景,大家都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在言谈中得知:江成福因一场大病而长年卧床不起,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因没有知识和技能,只能在街头当“背篼”,从事一些粗活,除了能糊自已的口外,所剩无几,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临别时,老人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说:“孩子,你见识多,有知识、有文化,你一定要帮助我们想办法,改变我们的现状啊……”正是这令人心痛的一幕,更加使她涌起了改变农村面貌的强烈愿望,坚定了扎根农村、奉献基层的决心和勇气。

  为尽快适应工作角色,她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重要途径,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等都成了她摄取营养的重要场所,并虚心向当地干部和村民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广泛地开展自学,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对计算机、农业种养技能、科技知识等实际能力的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带到工作中、带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工作渐渐得心应手,短时间内她就成为了田间地头农业技术的指导员、村里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全村和谐稳定的维护员和村民致富的服务员。

  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民

  以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村发展规划。在这片土地贫瘠、地理位置欠缺、资源紧缺的地方,究竟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如何说服村民等成为了她夜间思索的主要问题。为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可行性方案,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田坝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以提高村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以调整村农业产业为突破口的村级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出炉后,认真听取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并就相关规划向群众作了耐心解释,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再通过反复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后,一个集中了全村民意智慧的村建设发展规划终于成形。村发展规划后,关键在落实。为避免村发展规划变成一纸空文,她说干就干,在取得村主要领导的支持后,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找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专家,认真撰写项目申报书,让村发展规划变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

  积极协调上级,争取各种发展项目。项目计划书上报后,通过多次与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最终说服了上级,赢得了上级的信赖,取得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一是争取了计生室建设项目。通过协调乡政府、县计生局获得了10万元,修建了80平方米的计生室,进一步完善了田坝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办公场地,把田坝村管理成全县计生工作先进村;二是争取了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共协调了5万元上级专项资金修建了村级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群众看病难问题。三争取农业发展项目。通过多次协商,得到乡政府和县直涉农部门资金支持,组织农户饲养“二元杂交母猪”10户,喂养母猪100余头。协调畜牧业种草项目资金支持,种植了300亩草地,将种出的草免费提供给农户饲养牛羊。发展养羊户29户,养羊580余只。三是协调解决公路建设及村庄环境治理项目。2008年4月,针对田坝村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争取到县扶贫办、乡党委政府、贵航集团及红林厂等的大力支持,投入项目资金18.5万元,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对1.5公里的通村组公路进行路面硬化,硬化总面积6000平方米;投入1.5万元整治村庄环境;投入11万元为农户建设沼气池55口。2010年,协调资金投入9.5万元对全村的水池、水管进行更换和修建。通过一系列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改善了田坝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为田坝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地制宜抓产业结构调整  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 到村任职期间,她时刻铭记“在职一时、造福一方”的信念,千方百计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提高和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前几年,田坝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市场经济意识薄弱,早婚早育现象普遍,思想保守,固步自封。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陈贵英通过认真分析,结合田坝村具有良好土地资源的实际,与村委一班人作出了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定。为解放村民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村里多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让农户学习科学种植、养殖方面的知识;组织党员和种植大户到八德片区及其他乡镇进行参观考察,开拓视野,并由党员干部带头,为群众树立典范。动员村两委成员郭建国、郭兵、马田秀等率先购买西红柿、黄瓜、茄子等种子,建起了优质果蔬示范园。结合该村气候自然特点,她确定把秋淡季蔬菜和瓜果种植作为全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并通过蔬菜种植促进农业种养殖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村年种植蔬菜1000余亩,蔬菜年产量达10000吨,果蔬种植户年均增收10000多元,通过几年的努力,该村已踊现出郭建国、陈明仁、郭兵、杨再书、李正祥等10多个种植大户。如今,田坝村的种植大户不满足于只在本村仅有的土地上发展,郭建国、郭兵、罗佳华、罗金周等到关索镇落叶村租赁200多亩土地种植叶菜类无公害蔬菜,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预计收益1000多万元。秋淡季蔬菜和畜牧养殖已成为了田坝村农民的“摇钱树”,通过不懈的努力,田坝村实现了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1950元提高到现在的3510元,同比增长44%。

  战旱灾、保民生,树党员先锋。2009年8月以来,历时8个多月的干旱,田坝村与全省各地一样,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特大干旱,干旱范围广、经历时间长、受害程度深、损失十分严重,在抗旱期间,缺水意味着广大群众的生产减产、意味着广大群众的收入减少、意味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下降、意味着社会不稳定。“等”不是办法,“要”不是出路,“靠”老天爷更不能如愿。人畜饮水愈演愈烈等问题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她的心头,农户遇到的困难让她坐立不安、心急如焚,辗转反侧、思绪万千,经常夜不能寐。大灾面前,陈贵英冷静思考,不回避,为切实解决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困难竭尽所能。只有加强水源点的搜寻和用水调度,才能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因此,她通过组织开村民大会发动广大群众努力开展生产自救,树立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发扬自立自强自救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对春耕生产的影响。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到处寻找水源,2010年3月16日,村民提供信息说在一个叫岩脚水井的地方发现有水源,此处离田坝村约有3公里。根据流水量分析,日出水量可达100吨,可解决全村的人畜饮水问题,甚至可以覆盖到龙头村、场坝村等三个村650户、24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陈贵英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之极,马上给乡党委、政府汇报的同时,请挂村领导、分管的领导和水利站的人员一起急速赶到水源点。经检测,水质良好。但是需要建300米的提灌站,投资需要花好几十万元,这时陈贵英又在心头范了难,不知道从哪儿能弄这几十万元钱,但群众的利益在此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她又再次到现场查看水源,分析实施的办法和措施,力争用最少的钱办最大最好的事,为此她再次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具体情况,同时积极同供电、水利部门的领导协调。在乡党委、政府和县电力公司、县水利局等单位大力支持下,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顶着烈日苦战10天,投入资金31万元落实了田坝村提水工程,该工程实施完毕,不仅解决了田坝村人民的燃眉之急,从此,田坝村的老百姓也结束靠天吃水的历史,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难题。

  坚定信念,扎根农村永不言悔

  有句话说得很实在:“老百姓不信虚的,就信亲眼看到的”。只要你是真心诚意为百姓做事,他们会一直记着你。陈贵英自来到田坝村工作以来,村里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可以使上劲、帮上忙的事情,她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农家子女,骨子里就有着对农村这片热土的熟悉,有着对父老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使她能融入田坝村这个大集体,并为乡亲们所接受和认可。踏实的工作终于赢得了群众对她的信任和尊重,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同志都尊称她为“农村工作的好干部”,当地农民百姓都亲近地叫她为“服务农村的好孩子”。 因为有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让陈贵英和农村、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农村因为有大学生的加入而显得魅力勃发,大学生因从事农村工作,而使大学生的价值得到升华。回首近几年来走过的路,她的确感到了无限的骄傲和幸福。无论何时何地,她始终铭记:“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是一座桥,是一根针,曾是一个火种。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名旁观者!”农村的舞台让她经历了磨炼,经历了坎坷,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内心更加坚强。农村是放飞理想的翅膀,农村是舞动青春的舞台,农村有孕育成功的沃土,选择农村,永不言悔。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目标就有方向,有耕耘就有收获。2011年7月,陈贵英被评为安顺市市级优秀党员和关岭县县级优秀党员,2008年至今,年度考核均被县“引导办”评为优秀等次。在2010年村级换届选举中,通过人民群众选举,她于2010年12月28日当选为八德乡田坝村村民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