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大学生村官史志军让农民土里刨“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mengzhaoch

     当越来越多的人出门打工赚钱的时候,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古贤乡北周流村村民却在自家田地里刨“金”,靠着种植樱桃番茄、西洋南瓜、金针菇,走上了致富路。对此,村民们都说,大学生村官———村党支部副书记史志军,就是那个往金土地里播种的人。

    史志军是安阳市选派到北周流村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他曾经在古贤乡蔬菜办当过蔬菜生产技术员,又在河南农业大学学了两年蔬菜种植知识。他进村时,北周流村有部分农户种植樱桃番茄和西洋南瓜,每亩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效益可观。但由于种植农户比较少,在村内没有形成规模。了解到这一情况,史志军向村“两委”提议,在村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无公害樱桃番茄和西洋南瓜生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史志军经常是白天在田间指导农户生产,晚上在村委会进行技术讲解。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发动、培训、示范,2006年3月,北周流村出现了种植无公害樱桃番茄、西洋南瓜的热潮。3个月后,500亩西洋南瓜和800亩樱桃番茄相继成熟。一季下来,樱桃番茄种植亩产在5000公斤以上,亩收益达到1.2万元,西洋南瓜亩产也提高到了2500公斤,亩收益达到4000元。

    调整产业结构让北周流村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让刚当上“村官”不久的史志军对工作信心倍增。在建立销售网络的过程中,史志军跑遍了北京、济南、郑州、太原、武汉等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他发现,大棚金针菇不仅市场销售状况好,而且生产投资少、周期短。史志军决定把这一种植项目引进北周流村。

    为引导群众种植金针菇,史志军决定自己先搞个试点,做给群众看。他拿出自己仅有的2万元积蓄,又到信用社贷款1万元,租了一个大棚种植了3万袋金针菇,当年就实现利润1.5万元。2006年曾在史志军的大棚里干过活儿的村民王丽,看到种植金针菇周期短、见效快后,也搞起了金针菇种植。

    较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为确保把金针菇产业做大做强,史志军和村“两委”干部先后引进6个金针菇新品种,使全村金针菇实现了早中晚熟长期销售。史志军还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并利用樱桃番茄和西洋南瓜的销售网络,加强与菜商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了金针菇的销售。2007年,北周流村100多个农户种植金针菇30万袋,产值12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