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逝大学生村官张馨月生动诠释“三平”精神
5月,永城市高庄镇曹河涯村。万亩梨园,青实挂满枝头……这里曾是大学生村官张馨月生前工作的地方。
从2008年10月到2011年底,从23岁到26岁,张馨月把她如火的青春和满腔的热情都奉献给了这里;她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河南人的“三平”精神。
爱农村 无悔的选择
2006年大学毕业后,张馨月在市内一所小学当老师。2008年,永城市招聘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通过层层选拔,张馨月被分配到了高庄镇曹河涯村——她的出生地,任村主任助理。对家乡的眷恋,对农村的热爱,让她选择辞去待遇优厚的教师工作,成为一名基层村官。
曹河涯村有近万亩梨园,经济发展主要靠种植梨树。张馨月在工作笔记中写到,要带领广大村民走科学发展之路。对于村里的发展,她曾经提出过发展“果树种植+食品深加工+观光农业”的想法。曹河涯村的梨树种植已有多年历史,但多是粗放型种植,没有形成规模,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村里有谁能当农业发展带头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流转?有没有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契机?这些一直是她思考的问题。
虚心好学是曹河涯村农艺师张勉建对她的印象。“因为她上大学时学的不是农学专业,她却想学习农业知识,因此,每次我给农民讲课,她一定会到场听,平时还会主动跑到家里询问相关农技知识。”张勉建说。
张馨月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她深知村级工作复杂、任务繁琐,而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都有待提高。她经常说,自己工作时没有提出创造性的工作建议,缺乏工作亮点,不能把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让她觉得很遗憾。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重重地用粗笔写道:“要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宣传员和解读者,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村民。”
爱百姓 真心办实事
2008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让张馨月第一次走进了村民们的视野。换届选举是村里的一件大事、难事,对于刚走进基层的张馨月来说还很陌生。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她虚心向村干部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并熟悉了换届选举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她积极参与到其中,帮助发放选民证、张贴选民榜,为村民讲解选举程序、知识、意义,帮助村里年龄大、行动不便的选民进行登记。“这个大学生村官真好,耐心又和气。”村民们这样评价她。
2010年春节前夕,高庄镇开展了“清洁家园”行动。张馨月同村里的全体党员干部一起组成了“清洁家园”义务服务队,义务为村里大扫除。一干就是5天,从腊月二十六一直到大年三十。村党支部原书记张友才回忆说,当时清扫的面积大,旮旮旯旯都要扫,这活又脏又累,大家都让她回去,但她不愿意,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干完。等她骑车回到家时,父母早已经把饺子摆在了餐桌上。
在村里,张馨月喜欢每天清晨沿着村里的水泥路跑步;她喜欢和村民聊天,问问他们对村委工作的想法、建议;她主动参加村里的工作,经济普查、农村调研、慰问困难户、抗旱浇麦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身影;平日里,她是村里留守儿童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写字……大伙儿都很喜欢这个待人诚恳、积极乐观的姑娘。
爱工作 执著地坚守
2010年10月,正在永城市委党校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的张馨月突然昏倒在培训班上。之后,经永煤总医院诊断确诊为胃癌晚期。
张馨月的同事李扬说,每次去医院看望她,她询问最多的仍是村里的情况和工作。而让李扬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在张馨月住院3个月后的一天,在周一的干部例会上,竟然又看到了她。
从发现病情到去世,张馨月做了6次化疗。即便是忍受着身体的巨大疼痛,懂事的她却从来没有把病痛表现在脸上,做完化疗,她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2010年7月户口核查,不但涉及人数多、范围广,还要进家进户,为村民拍照留档。为了方便群众,张馨月自费购买了一台数码相机,到农户家中为每位村民拍照,并连夜进行人口信息录入。2010年底人口普查期间,她结束化疗后仍继续参与了此项工作。“三治三提”活动期间,她除了认真起草活动方案,还仔细做好每次村委会会议记录和工作笔记,她的执著和坚强让每位村干部动容。
采访期间,村室外围满了村民,听到张馨月的名字,有些村民悄悄地抹起眼泪,张淑兰就是其中一个。张淑兰开的小卖部就在村室的不远处,张馨月经常会和她聊天。张淑兰说:“我经常对她说,你一个大学生整天跑农村上啥班啊!她说,大姨,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热爱她……”短短几句话,她因为哽咽几度停顿。
2012年1月,张馨月因为病情恶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
1月14日傍晚,张馨月的父亲拿东西回病房,在病房外听到张馨月难过地对她的阿姨说:“我再也不能到高庄上班了!”一直对女儿隐瞒病情的父亲这个时候才知道,女儿一直是知道自己的病情。
1月15日晚,张馨月足足吃了一碗饭,在此之前她已经几天没有进食了。她自己轻轻地擦了擦嘴,对爸爸妈妈灿烂地笑了笑,然后就睡了。凌晨一点四十分,张馨月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张馨月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张她用小楷誊抄的《再别康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她悄悄地走了,但她甜美的笑容就像雪白的梨花一样美,永远地开在了村民们的心间。
- 大学生村官韩海伟: 建“农家书屋”PK“麻将桌” (2009-11-18)
- 河南省内黄县大学生村官:关心慰问留守儿童 (2011-09-29)
- 河南内黄县女大学生村官十一期间兼职当老师 (2011-10-08)
- 河南省邓州市大学生村官服务队忙“三秋” (2011-10-09)
- 移民村大学生村官朱前鹏:助村民适应新环境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