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学生与一位高位截瘫村民的故事

来源: 人民网 作者:李见新 陈强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住院部神经内科一个普通病房,几名大学生围坐在42号病床边,与一位患者亲切交谈。
 
  患者叫李中民,今年47岁,是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杨寨村村民;大学生是郑州科技学院的青年志愿者。李中民当天早上7点多因病被家人送到医院,学生们上午10点多听说后,立即赶往医院探望。
 
  看到学生们与李中民聊得那么热闹,病房里的其他患者非常羡慕。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群大学生与李中民之间的故事,已经延续了15年。
 
  爱心让他活下去
 
  1993年,没有发生那场意外之前,25岁的李中民是村里公认的勤快人,里里外外一把好手,虽然生活不太富裕,但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当年2月的一天,李中民骑车去郑州荥阳贾峪村接回娘家的妻子和3岁的女儿。天色渐晚,快到达目的地时,他猝不及防摔进路边一个10多米的深沟里,沟底满是石头,他当场失去了知觉。
 
  醒来后,李中民没想到的是,他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成为高位截瘫的一级残疾人,只有两条胳膊还能活动,胸部以下完全不听使唤了。
 
  李中民的妻子本来就有精神问题,丈夫意外受伤成为重度残疾,使她受到极大刺激。李中民出院不久,她就离家出走了。当时女儿李娇只有3岁,年迈的父母只好承担起照顾李中民和孙女的重任。曾经身手矫健的壮汉,如今天天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这一切让李中民痛不欲生。他几度想自杀,但一想到女儿年龄尚小,只好艰难地熬着,“过一天算一天,走到哪儿算哪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娇5岁开始,就不让爷爷奶奶操心,开始独立照顾李中民,洗衣、做饭、端屎端尿,甚至学会了给父亲理发。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每天早上给父亲煮好饭,喂他吃完再走;中午放学她专门回家一趟,给父亲准备午饭;晚上,她去爷爷家吃完饭后再给父亲带饭回来。
 
  就在李中民绝望之际,2000年3月的一天,郑州科技学院几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到他的家中,从此他的生活有了意想不到的改变。
 
  “没有科技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帮助,我可能撑不到今天。他们常年跟我聊天,开导我的思想,给我实实在在的帮助,才让我对生活越来越充满信心。谢谢!谢谢!太感谢他们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谈起往事,李中民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眼角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悉心照料十五载
 
  今年36岁的房国新,现任郑州科技学院团委书记,15年前,他是郑州科技学院工程系99级电信专业(2)班的班长。
 
  2000年3月,郑州科技学院在全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房国新带领班干部深入学校附近的杨寨村开展活动。当他从杨寨村村干部那里得知李中民家的情况后,便决定组织同学到他家里看看。
 
  第一次走进李中民家,房国新和同学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破落的小院和两间简陋的平房,院子里堆满了垃圾,黑暗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张床、一个煤球炉,李中民躺在床上来回移动着枕头,屋内到处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看到眼前的景象,房国新当即和同学们开始忙着收拾,扫地、清垃圾,很快李中民家里里外外便焕然一新。
 
  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李中民心里乐开了花。学生走后,李中民的心里直犯嘀咕:“这些学生会不会就是搞形式,做个样子?”
 
  令李中民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学生们又来了,除了帮他干家务,还陪他唠了大半天嗑。“我一个人从早到晚躺在床上,实在是太憋闷了,一下子有这么多人陪我说话,那种轻松感实在是无法形容。”说这些话时,李中民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每周至少去一次,还经常给他们父女俩买点水果和点心。”房国新说,“为缓解他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我们班干部到每个班去演讲,号召大家献爱心。”
 
  “我们知道李叔叔喜欢看报纸,就到处收集报纸,每周给他送一次。每次去送报纸,李叔叔就特别期盼地说,‘有了报纸我一个人在家就不寂寞了’。”帮扶团队成员、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陈庆说。其实,报纸不仅是李中民的精神食粮,还有另外一个用途,他看完后可以铺在身体下当尿垫用。
 
  自从郑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出现后,李娇就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哥哥姐姐们帮我父亲翻身、换被褥、陪他聊天,家里重活、脏活我都不用干了,他们帮我辅导功课,带我到公园游玩,还给我买新衣服。”
 
  “为了长期对李中民家进行帮扶,学校将原来一个系的活动上升为全校的活动,组织一届又一届学生进行爱心接力。”房国新说,“一传就是15年。”
 
  薪火相传暖人心
 
  “大学生们能坚持15年去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村民,是学校德育成效的体现。它像一支燎原的火炬,温暖了人心。”郑州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岳修峰说。
 
  郑州科技学院电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红卫,2001年在学校计算机管理系上学时,曾是李中民帮扶小组的一名成员。谈起这件事,他自豪地说:“我们每年新生开学,都会在入学教育中介绍‘李中民的故事’。李中民和我们学生之间的故事,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现在学院只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会踊跃参加。”
 
  艺术学院2013级学生、现任帮扶小组组长杨彬彬说:“李叔叔很乐观,他这么多年顽强生活,同疾病抗争,他面对噩运积极向上的态度,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们在帮助他,他也教会了我们很多。”
 
  在帮扶小组十五年如一日帮扶李中民事迹的影响下,郑州科技学院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心帮扶志愿者: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级学生粱东沟,个头矮小,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系里老师捐款为他购买了轮椅,全系学生轮流帮他推车、抬车去上课、去餐厅吃饭、回宿舍休息,至今已经坚持了3年。“爱在山区”支教服务队,6年来每年暑假利用半个月时间,到300公里外的深山区义务帮扶农村孩子补习功课,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忍受着蚊虫叮咬……
 
  如今,李中民的妻子重新回到了他身边,女儿李娇也已结婚成家,家里还盖起了新房,李中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这么多年,我家来过多少大学生我已记不清了,但他们个个都是好青年。”采访结束,记者离开时,李中民拜托记者:“一定要好好传播他们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群可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