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县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掠影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周芳琳

  这些天,唐治国的心情一直很好,因为他种植的白丝瓜开始挂满瓜藤,再过十几天就该“瓜熟蒂落”了。

  2009年,唐治国大学毕业,当年通过大学生村官招聘,受聘担任古岳峰镇洪宜村任支部书记助理一职。到村任职后,他发现当地农村留守人员基本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便萌生了自己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念头,同年便建成面积达50亩的蔬菜基地。但由于没有完整的农业组织,也没有技术人员的支持,也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基地建成以后,并没有想象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基地的产量、销路也都不理想。分析出了初战失利的原因,唐治国与村支两委一道积极的开始了“对症下药”。

  2010年1月,洪宜村成立了古岳峰镇第一家特色种养殖合作社,负责洪宜村蔬菜种植全面工作。通过合作社组织社员在南阳桥、白关、大京等地学习考察,蔬菜基地决定集中力量发展特色白丝瓜种植,白丝瓜口感好、瓜型匀称、保存时间较长、销路好、效益高。同时,蔬菜基地与大京风景区的湘园合作社签订合同,他们负责蔬菜种植的种子、技术、肥料、农业、销路,蔬菜基地的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通过各种措施多管齐下,村蔬菜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50多亩发展到了现在的近300亩,2011年将为全村增收达350万。

  在株洲县,越来越多穿梭在田头村尾的大学生村官,种起蔬菜,养起了果树,在当村官为村民服务的同时,也当上了“老板”。

  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的蒋眺辉是洲坪乡乌石垅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洲坪十亩枣园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她把枣园划分为密植区、高档鲜食枣区和育苗区,同时在土地中套种西瓜、香瓜等水果品种,建立起小型立体生态农业和土地集约化应用的发展模式。去年秋天枣园第一次挂果,按每亩2000斤的产量,以每斤5元的价格销售,一年将有10万元的收入。去年5月份,蒋脁辉申报团省委大学生创业资金项目,获得了一笔项目资金。有了资金的流入,蒋脁辉的枣树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目前,她组织成立株洲县枣树种植农村合作社,吸纳农村会员,着力打造品牌高档鲜食枣。对于未来,蒋脁辉充满信心,“要注册品牌商标,走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的发展之路;要在三年内,利用株洲县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全市知名的鲜枣品牌,在湖南市场内占得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稚气尚未褪尽的大学生村官,不仅通过创业赢得了财富,还赢得了村民的尊重。他们很快融入自己原本陌生的农村,同时也与村民建立起感情。他们通过创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25岁的彭潜,2008年选聘到龙潭乡新田村担任大学生村官。在株洲县开展大学生“村官”科技富民的活动中,邀请的韩国商人和农业专家,组织蕨菜加工技术的培训活动。彭潜心受触动,龙潭山林茂密,野蕨菜遍山生长,正是蕨菜加工项目发展的绝妙之地。2009年,彭潜借贷到启动资金后,一边发布收购蕨菜的消息,一边在地里打桩铺网,蕨菜加工厂建成了,送蕨菜的村民络绎不绝。如今,彭潜的野蕨菜加工厂走上了正轨,规模不断扩大,聘请了村里50多位剩余劳动力帮工,每天人均收入可达70元。今年春天,他的加工厂收购当地村民蕨菜32500公斤,将蕨菜烘干后再以均价20元的价格用小货车送到收购的韩国人手中,今年加工厂收入近10万,为该村农民增收4万元。彭潜告诉记者,他打算将蕨菜加工做成产业,成立野蕨菜加工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加入,实现统一管理和销售。他手把手地免费教授村民加工技术,带领村民在“农家书屋”学习农村实用技术书籍。村民们干事业的积极性高涨,采蕨菜、采藤茶,发展特色经济,彭潜由此也获得村民发自内心的赞扬。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创业路上的难题,株洲县出台多项政策,对其在信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据统计,去年来,株洲县团组织通过打造各级融资平台,累计向10多名农村青年发放创业贷款100多万元,惠及人口1000余人。(周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