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桑植:五招促高校“伞兵”安心落地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幸电安 彭雪枫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其学习上顺心、工作上安心、生活上舒心,桑植县积极探索培养管理的新手段、新方法,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工作局面,逐步建立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创先争优活动排头兵、急先锋。


  层层联系结“良师”,立足培养当“主角”。针对大学生村官离校不久,对基层缺少了解和实践经验不足等情况,建立了定期谈心制度,规定乡镇党委书记要定期约谈、上门座谈,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和倾向苗头,确保遇难时有人帮、遇事时有人教、遇烦时有人听。建立和完善“三级结对”帮扶制度,即一名大学生村官县乡村层层开展结对联系,结对联系人分别为县级领导、乡镇党委负责人、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并及时发放结对联系“一卡通”50个,做到有联系人、有联系方式,使大学生村官工作上有良师,生活上有益友,身处基层沟通无忧。廖家村镇苗寨居委会大学生村官、党支部书记龚清波,虽然来自于浙江宁波,但她努力克服人生地不熟这一实际困难,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群众当中,积极向能人学、向专家学、向先进学,并及时向结对联系的县级领导、乡镇领导进行思想、工作汇报,争取各方支持,确保自己有事干、干成事、事干好。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与群众增进沟通,加深了解,融洽相处,促其成长、成熟,使全县16名大学生村官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角色转变,由异乡人变为当家人,变为富民强村的引路人。


  日日活动累“积分”,突出绩效抓考核。坚持注重实际,从严管理,探索建立了绩效“积分制”、年度考核互评制。积分采取月积分制,每办一件实事或完成一项任务,按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记分,累积到10分,可折算为一个工分,工分折算为大学生村官加分项目中的分值,即每一个工分可加记考核分0.25分。按月填写积分申报单,由服务对象或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认可,乡镇党委审核,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同时,注重聘期考核,坚持每季度一评议、半年一考核、年末组织综合评议,以平时“积分”和“工分”为基础,进行民主测评和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由各村居负责,对平时表现进行记录考核,定期开展述职评议,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年度考核由乡镇和村居共同组织完成,大学生“村官”根据履职情况进行自评和总结,向所在村居进行述职,由党员、干部、居民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民主评议,再由乡镇、村居对其作出综合考核鉴定,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年终奖惩和任职期满后续聘、解聘或提拔任用的依据。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定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三个优先”即发展党员优先、后备干部纳入优先、推荐表彰优先,不断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创先争优意识。


  事事参与提“议案”,围绕听证搭平台。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理论、科技和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等优势,在交任务、压担子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村官积极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出台了大学生村官列席参加党委扩大会议制度、乡镇人代会、党代会制度,县委还将大学生村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重大决策听证会、基层代表座谈会,倾听他们来自于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让大学生村官成为政策宣讲员、科技示范员、党课辅导员、发展指导员,增强了大学生村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使他们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同时,根据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特长,组织参与两年一度的桑植民歌节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桑植春节联欢晚会活动、民族舞、赛歌会等;瑞塔铺、沙塔坪、细砂坪、利福塔等乡镇还将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作为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日,乡镇主要领导均参加例会,专门听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明确重点工作,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项项待遇同“享受”,真诚关爱暖人心。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县委组织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安排专人负责联系16名大学生村官,帮助大学生村官按照规定的标准及时落实了工资和福利保险等待遇,解决好了他们的食宿等问题,并要求乡镇每月给大学生村官补贴生活费500元以上;八大公山、刘家坪、细砂坪等乡镇还实行大学生村官与乡镇在职干部同等享受福利待遇。注重增进相互联系,建立了大学生村官QQ群,定期召开网络远程座谈会;组织成立了大学生村官俱乐部和网络支部,定期召开网络支部生活会,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通过个别走访、座谈和定期网络视频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了教育培训机制,县乡两级将大学生村官纳入了农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并积极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县级以上各类培训班,先后选送了大学生村官申岩、黄河、周娟参和王本果等参加了省市各级举办的培训班,大学生村官王本果还到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关关支持度“难关”,助推创业富乡邻。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2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和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的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政策规定,积极引导他们自主择业、创业,并给予必要的扶持。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团县委、妇联、财政局、教育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科技局、民政局等单位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在项目上重点倾斜、在资金上重点支持、在政策上优先照顾、技术上跟踪指导。县委组织部积极与湖南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系,协助5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申请湖南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项目资金扶持,帮助完善有关申报手续,为其提供便利。县农村信用社对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优先解决小额贷款,帮助缓解创业资金压力。据了解,全县16名大学生村官先后领办或创办产业基地3个,指导发展烟叶520亩,冬桃12亩、柑桔1200亩。细砂坪乡女大学生村官周娟,在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党委的大力扶持下,带头和带动8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农村党员发展香菇产业,成立了香菇生产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15万元,搭建香菇大棚11个,年产值达到了12万元,一举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示范样板。(